居池州梅根浦期间,得到池州刺史窦潏的照顾,池州因受黄巢之乱无屋宇城壁。”

    辛弃疾:半生漂泊潦倒的罗隐,写过一首旷达的诗,后两句家喻户晓。

    古代文人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抵达梦想成真的辉煌时刻,但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

    唐代有个文人名叫罗横,从少年到中年,他不断地参加科举考试。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考了十多次,结果全盘皆输。

    从此淡出江湖,改名为罗隐。

    罗隐前半生漂泊潦倒,时运不佳,与仕途无缘,难展心中宏愿。

    其实他富有才华,写了不少的诗文,不乏名篇佳作。

    这份非凡的才情,使得他在民间还是蛮受欢迎的。

    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儿子考中进士,罗隐写了诗文以表示祝贺。

    儿子考中进士本是值得高兴的人生大事,然而宰相却漫不经心,得到罗隐的诗文手迹却大为欣喜。

    真有些匪夷所思,但是也足以证明罗隐的作品有很大的魅力。

    有位才女对于罗隐的诗文相当喜欢,常常在她的父亲面前吟诵。

    当有一天,有缘见识这位偶像时,结果出乎意料。

    因为罗隐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陋。

    才女大失所望,从此绝口不念罗隐的诗。

    对于罗隐有无妻室,很难搜集到相关的资料。

    古代才子放浪形骸,流连于烟花枊巷,倒也见怪不怪了。

    歌妓云英是罗隐的旧日相好,不知当时俩人是否有过海誓山盟。

    光阴流逝,十年之后罗隐故地重游,再度邂逅云英,两人旧情复燃。

    云英风姿犹在,红颜未逝,触动了罗隐的内心隐痛。

    锺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这两句有着惺惺相惜的意思,也有着人生失意,辛酸无奈,五味杂陈之感。

    末一句反问,问得好!难道真的是我们都不如别人吗?谁知道呢?

    现实世态如此,哪是个人命运能左右得了?

    身不逢时,事不由人,阴差阳错,种种兰因絮果。

    罗隐写过一首咏物诗《蜂》,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它有着讽喻的意味。

    既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造福于民的人,又讽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