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阻,他们认为,北匈奴并未侵犯边境,汉军却要无缘无故地劳师远行,花费国家资产只为了求取万里以外的功勋,这样做对国家没有好处。

    奏章接二连三,却都被搁置下来。

    见此情形,太尉宋由感到恐惧,不敢再在奏章上署名,朝臣们也渐渐停止劝谏。

    只有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仍在坚持,甚至脱去官帽在朝堂力争,先后上书约达十次。

    众人都感觉到他们会有危险,但袁、任二人却神情镇定,举止如常。

    侍御史鲁恭上书说,汉章帝去世不久,就要为了远征北匈奴而在全国征兵,扰乱百姓生活。

    现在刚要出征,物资就出现匮乏,官员们为了筹钱,互相逼迫,人民也困苦到了极点。

    朝臣和百姓都认为不可出征北匈奴,只为了窦宪一个人,就要付出上万人的生命,让百姓受苦受难,实在是于国不利。

    尚书韩棱、骑都尉朱晖、京兆人议郎乐恢,也都上书劝谏,但窦太后固执不听。

    窦太后下诏为窦笃、窦景兴建宅第,役使百姓。

    侍御史何敞上书阻止,说如今北匈奴没有叛逆之罪,汉军出师无名。

    现在正是春耕时节,大规模征发兵役,百姓一定会心怀不满。

    而窦笃、窦景是皇亲国戚,本应成为百官表率,却在朝廷不安定、百姓愁苦、国家财政空虚之时,为他们大修宅第,很不合适。

    应当暂且停工,专心考虑北方边疆的战事,体恤人民的困难。奏章呈上后,窦太后不予理睬。

    窦宪曾派他的门生带信去见尚书仆射郅寿,有私事请托,郅寿不仅没有接受请托,反而立即将送信的人送到诏狱。

    他还屡次上书,弹劾窦宪骄横无理,引用王莽篡位一事来告诫朝廷。

    又趁着上朝的机会,就讨伐北匈奴和大肆兴建宅第之事抨击窦宪等人,厉声正色,言辞激烈。

    窦宪大怒,反诬郅寿私买公田,诽谤朝廷。

    经过审讯后,郅寿被判处斩刑。

    何敞上书为郅寿求情,说他的职责就是纠正大臣的错误,如果他面对错误而沉默不语,则罪该处死。

    如今郅寿为了社稷平安,提出正确主张,却被人诽谤。

    朝廷不应治罪于他,否则就会被后人讥笑。

    奏章呈上,郅寿被改判为流放合浦。还没有动身,郅寿就自杀了。

    六月,窦宪、征西将军耿秉从朔方鸡鹿塞出发,南匈奴单于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