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奕投奔叛军,陶侃也因这次失败被免去官职,王敦推荐他以平民的身份任职。”

    “建兴元年,陶侃再率寻阳太守周访等人攻击叛军首领杜弢,击败杜弢。”

    “陶侃部下佐史向王敦陈述陶侃的功劳以及品德,认为朝廷城防无患,陶侃功不可没。”

    “建兴二年,杜弢的部将王真袭击陶侃所在地林障,陶侃不能抵御,逃至滠中,周访救援陶侃,击败了叛军的进攻。”

    “建兴三年,王敦多次派陶侃、甘卓等人讨伐杜弢,杜弢的将士伤亡惨重,他向司马睿请求投降,司马睿不准。”

    “杜弢写信给南平太守应詹让他顾念昔日的情谊,替他向盟主说明自己的诚心。”

    “应詹把杜弢的信转呈给司马睿,司马睿派南海太守王运前往接受杜弢的投降,赦免了杜弢的罪行,任命他为巴东郡监军。”

    “建兴三年二月,杜弢接受朝廷任命后,仍有将领不断地攻打他,杜弢愤怒,于是杀死王运再次反叛。”

    “杜弢派部将杜弘、张彦斩杀临川内史谢摛,接着攻陷豫章。”

    “三月,周访打败叛军,斩杀张彦,杜弘逃往临贺郡。”

    “陶侃奉命再度与杜弢交战,杜弢命部将王贡率精兵直逼武昌。”

    “陶侃派郑攀及伏波将军陶延连夜进军巴陵,大败王贡,王贡退回湘城。”

    “此时,叛军内部发生矛盾,杜弢疑心张奕而杀了他,叛军军心动摇投降的人增多。”

    “当王贡再向陶侃挑战时,陶侃借机劝说他不要跟杜弢这样的小人胡为,并剪下头发作为盟誓的信物,王贡遂向陶侃投降。”

    “陶侃率军攻克长沙,俘获了杜弢部将的毛宝、高宝、梁堪后回师,杜弢逃走,在途中逝世。”

    “建兴三年,陶侃打败杜弢后,乘胜进军攻打杜曾,对杜曾有点轻视。”

    “陶侃的司马鲁恬认为陶侃的部将中没有比得上杜曾的,劝谏他不要轻视他。”

    “陶侃不听劝谏进军把杜曾包围在石城中,杜曾的军队骑兵多,偷偷打开城门用骑兵突破陶侃的兵阵,又从陶侃军队的背后,反攻陶侃,陶侃的军队战败,数百人投水而死。”

    “打败陶侃后杜曾将要进兵顺阳,下马对陶侃致礼,告辞而去。”

    苏轼:当时荀崧担任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驻守宛城,杜曾带领军队包围他。

    荀崧兵少粮尽,便向襄城太守石览、南中郎将周访求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