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孝宽听说朝廷为了平叛的事争论不休,就主动前往都城洛阳,请求让他作为先锋前去平叛。

    凭着出身名门,加上一张少年老成的脸皮,朝廷大员们居然很欣赏他的这种任事风格,让其作为统军随同冯翊郡公长孙稚入关平叛。

    血气方刚的韦孝宽很快在战场上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奋勇作战,荣立军功。

    班师后,韦孝宽被任命为国子博士。

    这个封赏有点无厘头,人家明明是一个军功少年,怎么给予一介书生的待遇呢?

    所幸,朝廷又给了他代理华阴太守的职务,才没有埋没这位允文允武的不世将才。

    不久,出身弘农杨氏的侍中杨侃就任大都督一职,出镇潼关,因为缺少能战之士,就征召韦博士到其麾下担任司马。

    杨侃和韦孝宽见面没有侃上几句,就被眼前这个十里八乡的俊后生折服了。

    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大搞拉郎配,将其召为毛头女婿。

    韦孝宽此后得到了弘农杨氏的不少支持,这也是他后来站队杨坚的一点香火情。

    再后来,韦孝宽晋级为宣威将军、给事中,还挂上了山北县男的爵位,算是在公务员队伍中有了进身之阶,开始为京兆韦氏增光添彩了。

    “西魏恭帝元年,韦孝宽与燕公于谨进攻江陵,得胜,因功晋封穰县公。”

    “还朝后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并赐姓宇文氏。”

    “恭帝三年,宇文泰又让韦孝宽镇守玉壁。”

    “北周孝悯帝即位后,任命韦孝宽为小司徒。”

    “北周明帝初年,他被封为麟趾殿学士,负责校勘图书典籍。”

    “北周保定初年,朝廷因韦孝宽在玉璧的特殊贡献,设置勋州,并任命他为勋州刺史。”

    “北齐派使者到玉璧,请求互通贸易。”

    “韦孝宽便利用此机会,迎回了早年流落北齐的皇帝的姑姑和伯母。”

    “保定四年,韦孝宽被晋升为柱国。”

    “此时,宇文护欲东征伐齐,韦孝宽派人劝阻。”

    “宇文护不听,结果惨败。”

    “之后,韦孝宽请求放弃宜阳,在汾水筑城,抵御北齐,但宇文护不听,此事便作罢。”

    “天和五年,韦孝宽晋封郧国公,食邑一万户。”

    “同年,北齐军队果然放弃包围宜阳,向汾河以北进军。”

    “韦孝宽修筑城池坚守。北齐丞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