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平定。”
“苏定方因功被加赐邢州巨鹿的实封食邑三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
“显庆四年,新罗王金春秋向唐朝求救。”
“在苏定方平定葱岭之乱回归后,李治任命苏定方出任神丘道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讨伐百济。”
“百济军沿江屯兵,苏定方从左岸出兵,沿山列阵,与敌军交战。”
“百济军战败,死了数千人。”
“唐军趁着潮涨前进,战船首尾相连,擂鼓呐喊助威,苏定方率领步兵、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百济出动全部兵力来迎战,苏定方率大军大败百济军,斩杀俘虏一万多人,乘胜攻进外城。”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向北逃走。”
“苏定方带兵包围了都城,扶余义慈的儿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余下的兵士坚守都城。”
“扶余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于是率人拉着绳子溜下城,很多人跟着他,扶余泰无法阻止。”
“苏定方趁机命令士兵登上城墙,竖起唐朝旗帜。”
“于是扶余泰开门请求投降,百济将领祢植和扶余义慈归降,扶余隆和众城主也都来投诚。”
“百济平定,李治加授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龙朔元年五月,李治任命凉国公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一起出兵讨伐高句丽。”
“苏定方在浿江打败高丽的军队,夺取马邑山作为营地,进而包围平壤。”
“彼时高句丽大雪天气恶劣,新罗的援兵和粮草都没有按时到达。”
“次年二月,任雅相在军中病逝,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及所率部队在蛇水被高丽权臣渊盖苏文打败,庞孝泰及十三个儿子都战死;”
“新罗粮草在此时才送到苏定方军营,苏定方认为进攻时机已失,只能班师回朝。”
“龙朔三年五月,吐蕃和吐谷浑对战,吐谷浑战败,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投奔唐朝。”
“六月,李治任命苏定方为凉州安集大使,震慑吐蕃、吐谷浑。”
“乾封二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刚开始李治并不知道苏定方去世,等他从别的地方知道这件事,感到很悲伤,责备大臣没有及时告知他;
“苏定方因功被加赐邢州巨鹿的实封食邑三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
“显庆四年,新罗王金春秋向唐朝求救。”
“在苏定方平定葱岭之乱回归后,李治任命苏定方出任神丘道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讨伐百济。”
“百济军沿江屯兵,苏定方从左岸出兵,沿山列阵,与敌军交战。”
“百济军战败,死了数千人。”
“唐军趁着潮涨前进,战船首尾相连,擂鼓呐喊助威,苏定方率领步兵、骑兵夹江并进,直逼真都城。”
“百济出动全部兵力来迎战,苏定方率大军大败百济军,斩杀俘虏一万多人,乘胜攻进外城。”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和太子扶余隆向北逃走。”
“苏定方带兵包围了都城,扶余义慈的儿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余下的兵士坚守都城。”
“扶余义慈的孙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于是率人拉着绳子溜下城,很多人跟着他,扶余泰无法阻止。”
“苏定方趁机命令士兵登上城墙,竖起唐朝旗帜。”
“于是扶余泰开门请求投降,百济将领祢植和扶余义慈归降,扶余隆和众城主也都来投诚。”
“百济平定,李治加授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龙朔元年五月,李治任命凉国公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大总管、苏定方为平壤道大总管、任雅相为浿江道大总管,一起出兵讨伐高句丽。”
“苏定方在浿江打败高丽的军队,夺取马邑山作为营地,进而包围平壤。”
“彼时高句丽大雪天气恶劣,新罗的援兵和粮草都没有按时到达。”
“次年二月,任雅相在军中病逝,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及所率部队在蛇水被高丽权臣渊盖苏文打败,庞孝泰及十三个儿子都战死;”
“新罗粮草在此时才送到苏定方军营,苏定方认为进攻时机已失,只能班师回朝。”
“龙朔三年五月,吐蕃和吐谷浑对战,吐谷浑战败,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投奔唐朝。”
“六月,李治任命苏定方为凉州安集大使,震慑吐蕃、吐谷浑。”
“乾封二年,苏定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刚开始李治并不知道苏定方去世,等他从别的地方知道这件事,感到很悲伤,责备大臣没有及时告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