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受命以行中书省驻节建康,对部署作了一些调整,以原淮西行枢密院的阿塔海、董文炳驻守镇江,阿术则分兵北上攻扬州,为下一步行动预作准备。
“是时,江东时疫流行,居民乏食。”
“伯颜下令开仓赈饥,发医起病,安定了社会民心。”
“但事实上元军还是放慢了进攻步骤,作战重点暂时移到其他地区。”
“五月,伯颜北上述职,路过镇江时召集诸将计事;抵上都晋见世祖,说服他准许元军继续对临安实行进攻。”
“八月,伯颜进阶为中书右丞相后,携招降宋室书南还,调淮东都元帅孛鲁欢部元军“溯淮而进”。”
“九月,伯颜指挥淮东元军攻打淮安城,拔其南堡。”
“十月,元军围扬州,伯颜召诸将“指授方略”,部署孛鲁欢等守湾头城堡。”
“同月,抵镇江,罢行枢密院,以阿塔海、董文炳同署行省事。”
“显然,元军这一阶段的行动着重于长江以北,目的在于剪除淮东地区宋军对元军侧翼的危胁。”
“十一月,元军恢复了对临安的攻势。”
“伯颜决策分三道进兵,最后会师于临安。”
“其右路军由参知政事阿剌罕率步骑自建康出溧水、广德一线,取独松关,从西面掩击临安,切断宋室逃往内地的道路。”
“左路则由参知政事董文炳领舟师发自江阴,出长江口,循海岸线,入杭州湾,堵截宋室从海道逃亡的路线。”
“伯颜与右丞阿塔海节制诸军由中道的常州、平江、嘉兴一线直捣临安。”
“伯颜及其率领的中路军出发后先抵常州。该城原已降元,后又反正归宋,推举姚訔为城守,坚决抵抗元军的进攻。”
“伯颜招降不成,乃亲自督战攻城。”
“宋军两次来援均被击败,常州坚守两日而失守,元军屠其城。”
“此后元军在无锡、平江、嘉兴、湖州等地再未遇到有效抵抗。”
“十二月,伯颜率师抵无锡,遇宋使柳岳来见。”
“柳以宋度宗去世不久,乞求元军退兵,表示愿年年进奉修好。”
“伯颜声称元军征杀是为宋长期拘留元使郝经而兴师问罪,加之本年宋将又半道杀害元使廉希贤。”
“如欲元军停兵不进,除非宋廷纳土出降。”
“完全封死了宋人苟安求存的侥幸之心。”
“及伯颜师抵平江,宋
“是时,江东时疫流行,居民乏食。”
“伯颜下令开仓赈饥,发医起病,安定了社会民心。”
“但事实上元军还是放慢了进攻步骤,作战重点暂时移到其他地区。”
“五月,伯颜北上述职,路过镇江时召集诸将计事;抵上都晋见世祖,说服他准许元军继续对临安实行进攻。”
“八月,伯颜进阶为中书右丞相后,携招降宋室书南还,调淮东都元帅孛鲁欢部元军“溯淮而进”。”
“九月,伯颜指挥淮东元军攻打淮安城,拔其南堡。”
“十月,元军围扬州,伯颜召诸将“指授方略”,部署孛鲁欢等守湾头城堡。”
“同月,抵镇江,罢行枢密院,以阿塔海、董文炳同署行省事。”
“显然,元军这一阶段的行动着重于长江以北,目的在于剪除淮东地区宋军对元军侧翼的危胁。”
“十一月,元军恢复了对临安的攻势。”
“伯颜决策分三道进兵,最后会师于临安。”
“其右路军由参知政事阿剌罕率步骑自建康出溧水、广德一线,取独松关,从西面掩击临安,切断宋室逃往内地的道路。”
“左路则由参知政事董文炳领舟师发自江阴,出长江口,循海岸线,入杭州湾,堵截宋室从海道逃亡的路线。”
“伯颜与右丞阿塔海节制诸军由中道的常州、平江、嘉兴一线直捣临安。”
“伯颜及其率领的中路军出发后先抵常州。该城原已降元,后又反正归宋,推举姚訔为城守,坚决抵抗元军的进攻。”
“伯颜招降不成,乃亲自督战攻城。”
“宋军两次来援均被击败,常州坚守两日而失守,元军屠其城。”
“此后元军在无锡、平江、嘉兴、湖州等地再未遇到有效抵抗。”
“十二月,伯颜率师抵无锡,遇宋使柳岳来见。”
“柳以宋度宗去世不久,乞求元军退兵,表示愿年年进奉修好。”
“伯颜声称元军征杀是为宋长期拘留元使郝经而兴师问罪,加之本年宋将又半道杀害元使廉希贤。”
“如欲元军停兵不进,除非宋廷纳土出降。”
“完全封死了宋人苟安求存的侥幸之心。”
“及伯颜师抵平江,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