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见解,实在是难能可贵,李成梁开始重新审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虽然选择了栖身于李成梁,但他却一刻都没有忘记眼前这个人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当初平定阿台部的战争时,努尔哈赤的父亲就死在了战火之中,虽不是死于李成梁之手却也是因他而死。
努尔哈赤心中一直有一个为父报仇的梦想,但是苦于身份相差悬殊,一直都没有机会可以刺杀李成梁。
后来,随着李成梁对他的不断培养,他对李成梁的感情有了非常复杂的变化。
历史若是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或许努尔哈赤会成为李成梁真正的义子,但这一切都随着后来一件事的发生而彻底改变,这件事之后努尔哈赤脱离了李成梁的控制。
万历朝时期,李成梁是坐镇辽东的最高军队指挥官,如上述所言他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
面对关外各部族时,李成梁实行地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
他充分利用关外各部族之间的矛盾,通过他们彼此间的不断消耗来达到制衡的目的,取得了很大的功劳。
但随着自己在辽东地位的不断提高,李成梁也渐渐开始变得桀骜不驯,甚至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平凡。
“万历七年十月,因屡求通商不得,土蛮再次进犯辽东,最终演变成李成梁、戚继光、土蛮、速把亥多方参与的大战,李成梁于红土城斩首逾四百七十级,得首功。”
“万历十年三月,速把亥又一次叩关入侵,这位袭扰辽东二十余年的部族首领在此战中被李成梁的部将斩杀。”
“王杲死后,其子阿台四处游走,试图为父报仇,被李成梁察觉。”
“万历十年至十一年,李成梁分别于曹子谷和古勒寨大败阿台并将之斩杀。”
“万历十一年腊月,镇北关守将设伏斩杀蒙古北关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在泰宁部数万骑犯边的压力下依旧出塞进击,斩首一千五百余级。”
“至此,李成梁几乎杀绝辽东的蒙古、女真的一代首领。”
“万历十四年,速把亥之子伯言把都第三次率部进攻辽东,大败后痛哭失声阿父怨终不可报矣。”
“李成梁的战功深受明神宗的肯定,后者的赏识使李成梁能够镇守辽东三十载、李氏家族能够影响辽东政局五十年。”
“万历年间,李成梁多次被御史弹劾,罪名包括虚报战功、纵容子弟、拥兵自重等等,但万历或予以驳回,或留中不应,其中给事中冯景隆还被加以惩罚。”
努尔哈赤虽然选择了栖身于李成梁,但他却一刻都没有忘记眼前这个人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当初平定阿台部的战争时,努尔哈赤的父亲就死在了战火之中,虽不是死于李成梁之手却也是因他而死。
努尔哈赤心中一直有一个为父报仇的梦想,但是苦于身份相差悬殊,一直都没有机会可以刺杀李成梁。
后来,随着李成梁对他的不断培养,他对李成梁的感情有了非常复杂的变化。
历史若是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或许努尔哈赤会成为李成梁真正的义子,但这一切都随着后来一件事的发生而彻底改变,这件事之后努尔哈赤脱离了李成梁的控制。
万历朝时期,李成梁是坐镇辽东的最高军队指挥官,如上述所言他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
面对关外各部族时,李成梁实行地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
他充分利用关外各部族之间的矛盾,通过他们彼此间的不断消耗来达到制衡的目的,取得了很大的功劳。
但随着自己在辽东地位的不断提高,李成梁也渐渐开始变得桀骜不驯,甚至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平凡。
“万历七年十月,因屡求通商不得,土蛮再次进犯辽东,最终演变成李成梁、戚继光、土蛮、速把亥多方参与的大战,李成梁于红土城斩首逾四百七十级,得首功。”
“万历十年三月,速把亥又一次叩关入侵,这位袭扰辽东二十余年的部族首领在此战中被李成梁的部将斩杀。”
“王杲死后,其子阿台四处游走,试图为父报仇,被李成梁察觉。”
“万历十年至十一年,李成梁分别于曹子谷和古勒寨大败阿台并将之斩杀。”
“万历十一年腊月,镇北关守将设伏斩杀蒙古北关首领清佳砮、杨吉砮,李成梁在泰宁部数万骑犯边的压力下依旧出塞进击,斩首一千五百余级。”
“至此,李成梁几乎杀绝辽东的蒙古、女真的一代首领。”
“万历十四年,速把亥之子伯言把都第三次率部进攻辽东,大败后痛哭失声阿父怨终不可报矣。”
“李成梁的战功深受明神宗的肯定,后者的赏识使李成梁能够镇守辽东三十载、李氏家族能够影响辽东政局五十年。”
“万历年间,李成梁多次被御史弹劾,罪名包括虚报战功、纵容子弟、拥兵自重等等,但万历或予以驳回,或留中不应,其中给事中冯景隆还被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