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挺民24式水冷重机枪,九挺捷克轻机枪形成交叉火力,像一道弹幕屏障了阵地。遇到阻拦的日军迅速就地卧倒,寻找隐蔽物。掷弹筒小组前出,18门掷弹筒开始向川军阵地发射91式手雷。“咣咣咣”一枚枚手雷在阵地上爆炸,日军的掷弹筒兵很有经验,经过一两发试射,第三发几乎就照着机枪火力点砸。很快,川军的重机枪被全部打哑。轻机枪手赶紧转移战位,罗启看着重机枪全部压制住了,心里直疼,“格老子的,好准的掷弹筒,老子的重机枪全被打熄火了。”这是川军弟兄当时对日军的掷弹筒没有认识,以为小炮没啥子。但是,一旦小炮集中起来,那个威力也是很大的。机枪火力被压制,日军的92重机枪、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又“突突突,呱呱呱”的狂叫,很快,川军火力就被压制住,日军趁机发起进攻。

    在二线阵地的岳翰屏心里只骂娘,娘的,谁说日军只会挺着刺刀冲锋,后世资料害死人。日军的步炮协同相当密切,尤其是进攻战术,相当灵活,眼前就给他上了一课。日军一旦遇阻,就立即就地寻找隐蔽物,等候掷弹筒的支援。鬼子的掷弹筒携带轻便,带弹量大,一个掷弹手可携带六发手雷,弹药手也可携带六发,有经验的日军掷弹手准头奇高,命中率在90%至95%,对川军火力点的威胁很大。看来要想想办法对付鬼子的掷弹兵。

    阵地前20米,川军弟兄冒着日军的猛烈火力,开始还击,尤其是那些轻机枪手,不顾自己的安危,频频不停变换战位,射出一串串热灼的子弹,将冲锋的日军像割草一样撂倒。猛烈的还击将日军很快打退。

    二线阵地的岳翰屏在观战之后,想到了改进的办法。他想着在一线阵地上,重机枪的架设要设置掩体,最好埋伏在地堡中,轻机枪手打一梭子子弹就立即转移战位,二线阵地上集中一批神枪手,专打日军的掷弹兵,军官。当然,战法摸索出来了,可重机枪掩体没时间去修了,只有用人来填。不过很快,就找了十来个枪法准的士兵,集中在二线阵地,专打日军的掷弹兵。“李大碗”赫然在列,岳翰屏就将这些兵全部交给李大碗带,他的任务就是专门狙击掷弹兵、军官。

    日军的第二次进攻很快就来了,这次,日军也将一个大队的轻机枪全部集中,集中火力集群冲锋。日军的进攻队形形成一个宽大的扇面,机枪火力死死压住川军阵地,越冲越近。阵地上罗营长焦急的想着对策,“龟儿子的,好快就变招了。”情急之中,一个对策闪现脑海,“弟兄们,准备手榴弹。”一声令下,川军弟兄们纷纷拉开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