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旅机炮营在岳翰屏亲自率领下,赶到肖家集。

    听到战报,岳翰屏冷笑一声,“陈旅长,我这段时间在琢磨,怎么对付鬼子的坦克和工事,现在让你看看我的杰作。”陈钟书一愣,“岳旅长,你有战防炮?”岳翰屏摇摇头,“比战防炮威力大。”说完一挥手,“向营长,把家伙推上来。”

    “好家伙,这玩意能行吗?”陈钟书看到**36旅机炮营推出来的大家伙。

    原来,岳翰屏对这段时间**火炮严重不足感到很头痛,没有火炮,就无法攻坚,小鬼子往往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却一点办法没有。岳翰屏在无奈中忽然想起淮海战役中解放军的“飞雷炮”,那家伙威力大,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规模制造。于是,指示工兵连长秦祖华制造“飞雷炮”。

    飞雷炮其实就是用汽油桶做发射筒,将大号的**包飞射出去的工具。岳翰屏将自己掌握的历史上关于飞雷炮的资料告诉秦祖华,秦祖华是工兵科毕业的高材生,听到旅长介绍,通过自己计算装药量,完全可以达到旅长的要求。于是,在秦祖华的带队研究下,以解放军飞雷炮为蓝本的巨炮就开始进入研制阶段。

    岳翰屏从后世掌握的情况,直接剽窃**军队的技术成果。很快,三个口径50厘米、长90厘米的汽油桶抬了出来。工兵们准备来一次实验。口径这么大,炮身却不到一米,**36旅的老炮兵看了也是连连摇头,谁都没见过这么奇怪的炮。抛射筒放在一个侧面倾斜的土坑里,战士们做了一个没放**的替代品来发射。

    **包是发射出去了,可射程不让人满意,才五十米!

    抛射距离的远近难不住工兵,想要打得更远只要加大汽油桶药室里的火药量就行,关键是怎么能准确控制落点。大伙一致要求继续实验,看看装上真正的**包后威力如何?**包是打出去,可随即就成了天女散花!大伙都愣住了!

    工兵们把已经破碎的**包捡回来反复对比,随即发现了问题所在。抛射**包离不开火药,可捆扎、包裹**包的都是麻绳、麻袋,他们很容易着火、散开。这可怎么办呢?秦祖华稍稍一想,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用铁丝捆绑**包,或使用电话线捆绑**包。经过试验,重新捆绑的**包再也不会天女散花般的四散飞溅。

    经过反复调整,计算装药量,秦祖华研制的飞雷炮装药量至少五公斤。爆破力有了很大提高,就连外形上也明显不同。为了尽量减小抛射时的空气阻力,工兵们借鉴了火炮炮弹的外形,四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