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海军将领们拍胸脯的表态,慷慨激昂,战意浓憨。天皇也被中国战场闹得精疲力尽,中国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不知道还得要填进去多少英勇的皇军勇士。
深思熟虑的天皇,决定1940年,中国战场主要以政治诱降为主,加快分裂国民党,在中国寻找代言人。为了南下东南亚,天皇特地撤销华南方面军建制,广东日军划归第21军统辖。另成立第25军,主要用于东南亚战场。趁英国、法国被德国牵制无暇东顾之际,夺取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掠夺大量的石油、橡胶、钢铁、煤炭等战略资源。在日本海军的推动下,日军大本营决定,1940年2月,进攻法属越南,再以越南为基地,向泰国、老挝、缅甸进攻,迂回攻击中国的重要国际支援线--滇缅公路。既彻底封死中国的外援路径,又能夺得大片法国、英国的殖民地。
蒋介石敏锐预感到日军的下一步行动将会在东南亚展开进攻,中国在1940年将会得到难得的整训补充的机会。而英国、法国等欧洲强国对中国的支援却是表现淡漠,美国国会虽然通过《租借法案》,允许美国对抵抗法西斯进攻的国家进行战略物资的援助,但基于美国的传统政策,欧洲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中国在法理上可以得到美国的支援,但现实上中国要想美国的支援很困难。
这就只剩下苏联,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苏联援助,蒋介石命令孙科、蒋经国出使苏联。1940年2月,孙科,蒋经国赴苏联,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就中苏援助问题展开会谈。为了帮助中国抵抗日军的进攻,将日军牢牢老拖在中国战场,使苏联避免和日军的正面交战。莫洛托夫代表斯大林表态,苏联始终如一的支持中国。在蒋经国临出发前,岳翰屏就给蒋经国提了两条建议,一是请蒋经国和苏联达成协议,由犹太人格林斯潘出面,在苏联开办一个商贸公司,将来,美国的武器支援可以从美国西部直接运送到苏联,再经苏联转运中国。二是,请苏联将部分军用钢铁冶炼技术转卖中国,并请苏联派遣技术人员来华支援。
蒋经国不明白这么做的意义,岳翰屏不便说明,1941年,日本和苏联将签订互不倾犯条约,届时,苏联将不得不封锁对中国的援助。而经过在苏联开办的公司转手一下,可以避免苏联难堪,对日本苏联也好交代。购买苏联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是中国战争的需要,这个好理解。
蒋经国出于对岳翰屏的信任,虽然不明白岳翰屏的意图,但还是将准备在苏联开办商贸公司的想法通告了苏联方面。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却是想得很远,他
深思熟虑的天皇,决定1940年,中国战场主要以政治诱降为主,加快分裂国民党,在中国寻找代言人。为了南下东南亚,天皇特地撤销华南方面军建制,广东日军划归第21军统辖。另成立第25军,主要用于东南亚战场。趁英国、法国被德国牵制无暇东顾之际,夺取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掠夺大量的石油、橡胶、钢铁、煤炭等战略资源。在日本海军的推动下,日军大本营决定,1940年2月,进攻法属越南,再以越南为基地,向泰国、老挝、缅甸进攻,迂回攻击中国的重要国际支援线--滇缅公路。既彻底封死中国的外援路径,又能夺得大片法国、英国的殖民地。
蒋介石敏锐预感到日军的下一步行动将会在东南亚展开进攻,中国在1940年将会得到难得的整训补充的机会。而英国、法国等欧洲强国对中国的支援却是表现淡漠,美国国会虽然通过《租借法案》,允许美国对抵抗法西斯进攻的国家进行战略物资的援助,但基于美国的传统政策,欧洲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中国在法理上可以得到美国的支援,但现实上中国要想美国的支援很困难。
这就只剩下苏联,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苏联援助,蒋介石命令孙科、蒋经国出使苏联。1940年2月,孙科,蒋经国赴苏联,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就中苏援助问题展开会谈。为了帮助中国抵抗日军的进攻,将日军牢牢老拖在中国战场,使苏联避免和日军的正面交战。莫洛托夫代表斯大林表态,苏联始终如一的支持中国。在蒋经国临出发前,岳翰屏就给蒋经国提了两条建议,一是请蒋经国和苏联达成协议,由犹太人格林斯潘出面,在苏联开办一个商贸公司,将来,美国的武器支援可以从美国西部直接运送到苏联,再经苏联转运中国。二是,请苏联将部分军用钢铁冶炼技术转卖中国,并请苏联派遣技术人员来华支援。
蒋经国不明白这么做的意义,岳翰屏不便说明,1941年,日本和苏联将签订互不倾犯条约,届时,苏联将不得不封锁对中国的援助。而经过在苏联开办的公司转手一下,可以避免苏联难堪,对日本苏联也好交代。购买苏联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是中国战争的需要,这个好理解。
蒋经国出于对岳翰屏的信任,虽然不明白岳翰屏的意图,但还是将准备在苏联开办商贸公司的想法通告了苏联方面。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却是想得很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