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并不遥远,并不陌生,也没有隔阂,从而激发起一种想要表达友谊和支持的强烈愿望。

    接着,宋美龄谈起了中美两国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理想问题。她又举出了中国民间的小故事,说当她与委员长退出汉口路经衡山时,看到山中有两千年前建造的“磨镜台”古迹,遂问起来历。

    故事是“二千年前,此地附近有一古庙,有一小沙弥,辄至此地,终日盘坐,合手祈祷,日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日复一日,期得福祉。

    同时庙中住持以一砖在石上磨琢不息,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小沙弥有时举首四顾,以窥住持之所为,但年老之住持依然进行其磨砖工作如故。一日,小沙弥问曰:‘住持师父,以砖磨石,究何为乎?’住持曰:‘余欲磨砖成镜。’小沙弥曰:‘住持师父,磨砖成镜不可能也。’住持曰:‘诚然。此与汝日复一日,自朝至暮无所事事,只知诵‘阿弥陀佛’,以祈福祉者,同为不可能之事也。’”

    于是,宋美龄进而指出,光是宣布理想是不够的,我们不仅应该宣布理想,而且要以实际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在参议院的简短演讲同样获得了听众的热烈反响。

    宋美龄以她美国生活的经历和美国式的表达方式,博得美国参众两院议员的一致好感。

    “真了不起!”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哈利.s.杜鲁门评论说:“我从没有听到过如此动人心弦的演讲,蒋夫人使我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9月19日,罗斯福总统亲自为宋美龄主持了有172名记者参加的记者招待会。宋美龄谦逊地表示,自己到战争前线视察时并未感到害怕,而现在看到记者们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的时候,却不那么自信了。但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便觉得自己是在朋友们中间。

    有记者问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关于中国没有充分利用其人力的报道是否真实?”

    这时,宋美龄的黑眼睛闪闪发亮,愤怒的神眼在发问记者身上一瞥。但机智的宋美龄迅速控制好自己,说:“没有汽油、飞机和弹药,血肉之躯怎能有效地用以战争?”

    记者问:“中国何时能收到所需要的物资?”

    宋美龄巧妙地答道:“这个问题请总统回答更好。”

    罗斯福从容地答道:“把飞机和供应品运往中国存在巨大的困难,但是美国正在努力把东西运进去。如果我是中国政府一个成员的话,肯定会问:什么时候再增加一点,为什么不增加一点?作为美国的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