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高质量的低价牛奶涌入市场,可以瞬间抢回市场。

    其他乳企要反应过来,然后开始布局饲料和牧草产业,至少会落后一年的时间,甚至一部分企业内部各种扯皮下,时间会被拉得更长。

    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至今日的国内乳制品市场,其实已经是一片红海了,倒不是乳企利润不行,而是市场萎靡不振。

    江淼翻看着市场调研部的各种调查报告,就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国内乳制品市场在经过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会在这几年呈现出萎靡不振的情况?

    原因有三个。

    一方面是国内的饮食习惯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乳制品价格偏高。

    第三个原因,涉及到消费者的消费力不足。

    毕竟乳企不降价,消费者又囊中羞涩,那市场自然会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状态。

    可乳企降价,又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问题。

    这些乳企算来算去,发现还是维持现状比较好,毕竟降价促销,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吸引到足够多的增量,反而会得不偿失。

    这就是当前国内乳企面临的困境。

    本质上,就是生产成本压不下去了,还要面临国外廉价乳制品的冲击。

    毕竟国内乳企,每年需要从新西兰进口五十万吨大包粉,这些大包粉主要用于生产复原乳、奶粉,或者直接作为食品原材料,用于生产面包之类的产品。

    由此可见,国内的生牛乳产能是不够的。

    但是因为生产成本的原因,目前国内的奶牛养殖规模已经逼近上限。

    英雄乳业要有作为,就要依靠母公司的技术,增加本身的养殖上限,提升单位产能。

    更何况,英雄乳业还有一个其他乳企没有的隐藏优势。

    那就是海陆丰公司构建的区域产业链,这种区域产业链会增加当地人的收入,收入增加了,当地人的消费力就会跟着提升。

    不然你让一个年收入几千块的老农民,日常消费一瓶250毫升的液体奶?这显然不现实。

    以马宫镇为例子,目前镇里面的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两三万。

    这种情况下,马宫镇普通人今年年底的消费热情异常高涨,码头海鲜市场上百块钱一斤的红心虾姑,或者野生石斑鱼,直接供不应求。

    连带着海陆丰公司的活体鳗鱼和特级埃及塘虱,都在当地销售了很多。

    以海陆丰公司的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