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国内非常稀缺的矿物资源。

    其中最危险的,当属于磷矿。

    主要是磷矿制造成为化肥之后,很容易被水溶解,从而被带入江河湖泊之中,最后流入大海,这个过程几乎是不可逆的。

    当然,如果不计成本,将排放的农业用水、生活污水全部集中起来,确实可以将里面的磷元素重新提炼出来。

    可问题是这样做的成本,是使用磷矿生产的磷的上百倍,这会让磷肥价格的价格也提升上百倍。

    如果磷肥价格提升上百倍,后果不堪设想。

    以小麦为例子,一亩需要4公斤左右的磷肥,每公斤0.9元左右,即一亩的磷肥成本投入为3.6元,如果磷肥价格提升50倍,那每亩小麦的磷肥投入成本将变成360元。

    要知道,国内小麦平均亩产只有450公斤左右,平均每公斤小麦的成本会提升0.8元。

    国内小麦收购从23年的2.34元每公斤,到24年的2.36元每公斤,再到去年的2.38元每公斤,每年才提价0.02元。

    如果一下子就小麦收购价格提升0.8元,那其他生活用品之类的价格也要跟着飙升。

    而三大主要化肥,又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补充剂,如果没有了磷肥,单靠土壤之中的磷元素,那是完全不够用的,这会导致粮食蔬菜水果的产量下降,抗寒能力下降,抗病能力下降。

    或许有人认为,江淼是杞人忧天。

    国内的磷矿储备至少可以用三十年,说不定到时候,已经解决了从自然水体这种提炼磷元素的技术,可以廉价生产。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分析,海水提炼磷元素的生产成本,永远无法低于磷矿石提炼的成本,答案就在含量上。

    摩洛哥的高品位磷矿石,平均磷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算)在33~34%,国内的平均含量则在16%左右。

    海水的磷含量则是每升0.07毫克。

    两者含量天差地别,除非可控核聚变可以将电费压低到每度0.01元,不然海水提炼磷元素,还是洗洗睡吧!

    国内就算是还有雪域高原这个最后的矿物储备地,那三十几亿吨的磷矿开采成本和提炼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一旦阿美丽卡发现粮食武器不起效,那你看他们会不会出手破坏国内在其他地区的矿物开采。

    而且现在国内如果要实现粮食、油料、饲料、料完全自给自足,化肥产能就不能下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