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医疗手段的精细化应用。

    何幼薇的红斑狼疮特效药研发工作为什么困难重重,就是因为她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基因靶点治疗药物,如果要保证高效、低副作用,只能根据个人的基因特点进行定制,这就意味着只能一人一方,不存在可以大规模量产的广谱型特效药。

    何幼薇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才一直在钻牛角尖。

    如果真要普及治疗红斑狼疮的特效药,不是去研究特效药,而是去研究如何低成本的发现每一个患者的基因靶点,然后给每一个患者定制特效药。

    那这个技术有可能实现吗?

    其实已经可以实现了。

    因为江淼在二月份开发的宏基因分析系统,只要改一下模型,调整相应的基因规律,加上人类的基因库,就可以迅速发现每一个患者的基因靶点。

    当然,这只能针对红斑狼疮类型的患者,如果要研究其他人类基因类的疾病,必须重新调整分析模型。

    使用这个技术,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获得该患者关于红斑狼疮的各种基因靶点,再根据这些基因靶点,调配相应的特效药,就可以让患者获得相对廉价的药物。这个相对低廉,是指一次性大概支付几万块钱的检测分析费用,然后定期从特效药生产公司购买药物。

    其实这不是药企模式,也不是现代医院模式,而是传统郎中模式。

    给患者诊断病情,根据病情开药方,再给患者配药,这不就是传统郎中的模式吗?

    这个模式由于涉及到保密技术,根本不可能交给普通医院营运,而且其中还有药物的审批风险问题。

    毕竟在这个模式下,每一个患者都会得一种“新药”,那这个新药要如何处理?如果走目前的新药审批流程,那估计患者没了,都不一定可以拿到合法合规的新药。

    可如果不走新药审批流程,那就是生产假药罪。

    除非专门出台新法,规定通过这种方式生产的新药,可以获得快速审批。

    问题是新法不是那么容易推动的。

    这也是江淼没有提醒何幼薇的另一个原因,毕竟要推动这种改变,哪怕是何幼薇的背景都很难。

    …

    6=9+

    会议结束之后。

    江淼找到了正在做研发项目规划的书雅。

    又将罗玉麟叫了过来。

    敲门进来的罗玉麟看到两人都在,笑着打招呼:“老板!书雅,你们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