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说说看。”张大山顿时来了兴趣。

    “就是割了一茬大豆后,表面翻地十几公分,然后种上玉米、高粱,我去那边走亲戚的时候,仔细听那边的农民和农技员说过。”

    张大山沉思片刻,便拍了拍摩托车后排座位:“小凡,我们再去一趟红草那边看看,听你说,我还是不放心,其他人有想一起过去看看的吗?”

    “我也去。”老黄扔下烟头踩了踩。

    “老黄,我坐你车,一起去见识见识。”另一个农民眼疾手快,迅速翻上老黄的摩托车后座,笑呵呵地拍了拍老黄的肩膀:“别磨磨蹭蹭,早去早回。”

    “走起!”

    两摩托车沿着乡道七弯八拐了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红草镇北部的一大片大豆田路边。

    张凡带路找到了他老舅。

    然后他们在张凡老舅的带领下,来到了一大片实验田附近。

    这是一片大豆玉米混种田。

    玉米生长得非常好,高度差不多有两米左右,而盘踞在玉米根部的大豆藤,则生长得比较矮小,只有八十公分左右,而且还没有开。

    “这玉米种了两个月?”

    “是的,六月初种的现在差不多两个月了,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收割了。”张凡老舅一边说,一边给几人派烟。

    老黄接过烟:“三个月就收?”

    “这是做饲料的玉米。”

    “也是海陆丰公司来收购?”张大山非常关心如何出售。

    “嗯,就是海陆丰公司过来收。”

    没有种过饲用玉米的老黄点燃了烟,吸了一口:“呼…价钱怎么算?”

    “连杆子一起算,一吨240块钱。”

    “这么便宜?”

    “就这个价,而且你们别自己随便种,要做饲料的玉米得有人来收,如果你们要种,最好去找海陆丰公司在公平镇的奶牛养殖场,他们才大量收购玉米。”张大山比较关心成本和收益:“老哥,这一亩种起来的成本是多少?大概能收多少?”

    “一亩地,种子差不多80块钱,翻地150块钱,播种是我自己来,两个月的肥料用了210块钱,估计还要再用多50块钱的肥料,农药40块钱,给海陆丰公司收购,不用收割费。”

    “这样算下来,差不多就是一亩530块钱?”张大山喃喃自语着。

    “收益的话,我听海陆丰公司的农技员说过,这个品种的玉米做青贮,一亩差不多有四五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