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一个严密隔绝外部的菌体培育室,一个是电池加工车间。

    菌体培育室雷波就没有进去了,而是先看电池加工车间的情况。

    这个电池生产车间给雷波的第一印象,那就是条件非常简陋,八个工人也没有做严格防护。

    雷波心里面已经在想,等正式建立工厂之后,绝对不能如此马虎了事,他看着一大块刚刚经过灭活、消毒、脱水的灰色正方体:“这就是电池的主体成分吗?”

    张海涛拍了拍宛如海绵的灰色正方体:“这就是蓄电海绵,是发电菌繁殖过程中形成的蜂窝状态结构,其形态和海绵很像,因此我们都叫这东西蓄电海绵。”

    “一般如何处理?”

    “非常简单,先灭活消毒,然后甩干水分,再进行三次深度干燥,将其游离水分含量降低到0.1%以下,接下来就可以使用了。”

    看到工人直接使用线切割器,将蓄电海绵切割成为一个个长方体后,直接塞入氮化铝陶瓷内胆之中,然后将一排提前做绝缘隔热层的led灯光,插入长方体蓄电海绵之中。

    紧接着将带有正负极、加热管的玻璃钢盖子,加上绝缘密封垫后,安装在内胆上面。

    再套上一个玻璃钢网格外壳,则是为了加强整体强度,也是为了避免电池内部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出去。

    送入下一个工位,工人将提前调制好的大豆油电池液注入蓄电海绵之中,直到称重器显示重量达线,才停下来。

    “这就好了?”

    “是的,不过这只是实验性产品,真正大规模生产,肯定要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同时做出厂质检。”

    雷波看着眼前这些电池,真的很难想象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竟然可以生产出如此高性能的电池。

    不过他跟着这些电池,进入了隔壁的临时检测车间之后,在这里看了十几个小时,雷波就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大的机遇了。

    这些电池的测试结果非常好,充电五小时,放电同样是五小时。

    一立方米的内胆,五个小时用90千瓦的功率充电450千瓦时,放电五个小时则释放出409.5千瓦时电量。

    仿照比亚迪k7电池箱结构的电池,将重量837公斤的电池,装入了k7公交车的电池箱之中。

    由于k7的电机极限功率为180千瓦,额定功率为150千瓦,因此海绵电池被分为两组,通过并联的方式,将其极限功率提升到180千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