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生物技术越来越发达,加上AI技术也被大量应用在生物研究上,说不定哪天就搞出什么可怕的生物。

    如果是类似于动植物的转基因改造产品,问题倒是不大,大不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氢弹进行大范围灭杀。

    可是如果是微生物类型、昆虫类型的转基因生物,那一旦蔓延开来,要彻底灭杀,难度就会变得非常大。

    比如那几个隐藏在亚马逊雨林深处的生物实验室,她们就在研究沃尔巴克氏体,而且是计划通过感染蚊子作为中间宿主,然后再通过蚊子叮咬人类,从而实现大规模感染。

    而相类似的生物实验室,在全球各地不下于几千个。

    虽然这些实验室中,很大一部分的科研能力非常一般,几乎是骗经费的类型。

    但难保有人可以瞎猫碰到死耗子。

    毕竟生物有无限的可能,而很多生物的进化过程中,往往也充满各种意外,而现阶段的人类在研究生物的过程中,往往喜欢通过各种手段增加生物突变的概率。

    看一下人类培育的农作物,就知道现在的生物技术发展有多么可怕了。

    远古时代,人类培育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往往需要几千年的时间跨度,才可以筛选出比较好的品种。

    近代采用杂交育种等技术之后,这个时间跨度被压缩到了几十年,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品种。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陆续出现,就生物育种时间压缩到了几年,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品种。

    而海陆丰公司的技术,更是将这个时间进一步压缩到了以月为单位。

    如此迅猛的技术发展,也意味着技术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江淼不得不提防未来出现技术失控的情况,虽然他可以凭借鉴定面板,找到克制新物种的方法,但不代表这种方法可以百分百奏效。

    特别是对于那些突变速度飞快的微生物,实在是太容易产生耐药性了。

    比如人类二战时期发明的青霉素,一开始只需要几万单位,就可以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现在没有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甚至都不一定有用。

    江淼的担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他和吴建民等人讨论一个多小时,便安排好了一些主要的事情。

    在两人离开之后,江淼用拿出一本笔记本,用只有他自己看得明白的文字,写着一些内容。

    技术的危机,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