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太阳光,实现类似于冰川调节局部气候的效果。

    反正这些冰川覆盖区,本来就会反射太阳光,因此采用光伏薄膜进行替代,可以一举两得。

    一方面保护了冰川,让冰川可以继续扩大规模。

    另一方面又让局部气候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阶段。

    今年七月份的蜀省降雨量非常大,比往年多了近27%左右。

    这导致长江的水量充沛,甚至出现局部溢出的情况,说白了就是有一部分地方发生了洪涝灾害。

    这个时候,如果雪域高原的冰川融水还在加大,这会让长江的蓄洪压力不断加大。

    因此如果可以控制冰川的消融速度,这就可以进一步调控长江的季节性流量。

    海螺沟冰川的人造冰川项目,目前仅仅是实验项目,如果今年测试效果还可以,官方准备大规模投资建设这种人造冰川。

    反正现在全球变暖,国内的东部地区,甚至是西北地区,年降雨量都在增加,这个时候反而是培育冰川的大好时机。

    毕竟下游水量充沛,那这些作为上游的冰川融水就可以减少了,甚至可以不需要。

    反正今年整个西北地区,已经全面完成了自来水、污水系统的升级改造,这一次改造完成之后,西北地区的人均生活用水量,几乎可以和南方地区相差无几了。

    甚至还增加了一部分生态补水份额和一部分农业用水份额。

    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工业用水方面不增反减,因为官方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就公布了全面工业升级计划。

    该计划强制要求所有需要用水的企业,必须安装工业污水循环利用系统,或者将污染水介入专门的污水处理厂管网之中。

    其中那些化工企业、重工业企业、纺织企业、食品企业就是重点监控目标,不安装专业设备和介入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后果就是工厂被强制关停。

    当然,其实很多企业已经主动建设了内部的污水循环利用系统,他们之所以这么积极,主要是这套系统可以将工业污水的利用率拉满。

    特别是那些平常用水量非常庞大的企业,改用污水循环利用系统之后,用水成本可以下降到之前的10%到20%左右。

    可以降本增效,哪个工厂不愿意改造?

    因此随着这些改造不断推进,才过去了四个多月时间,华北平原的工业用水规模,就整体下降了48%左右,如果进一步推进改造,最后大概可以整体下降90%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