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小声。

    才刚刚打算出东北。

    而中国营销教父叶茂中。

    才刚刚下定决心,不当画家了,不做记者了。

    忽悠大家买三株口服液呢!

    这家伙后来的名作:

    今年过节不收礼……

    谁用谁知道……

    他自己都不知道呢!

    我们国内会做市场,会搞营销的人,本来就不多。

    而会做文化市场的,再把圈子缩小一些,会做影视剧市场的人……

    马寻不好说自己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可也绝对是稀缺型人才。

    眼下,两位领导想聊聊市场开发的问题。

    我聊?

    聊个屁!

    “其实,在我看来,真正的关键还是要搞个全国性的大市场出来。”

    这话有点儿高屋建瓴的意思。

    “这大市场的好处在哪里呢?”

    康建民忍不住一问。

    马寻的回答特别直接,“能取得高票房。”

    ???

    就为这?

    马寻接着解释了一下,他笑着说道:

    “只有全国性的大市场,才方便统计票房,才能让电影形成全国上映的大潮,也能有效压制盗版。

    而最关键的是,能充分发挥我们中国人口多的优势。

    大市场一成,高票房就水到渠成了。

    高票房一出现,就会吸引资本。

    资本进入,钱就多了,钱多了又能提高电影的水准。

    电影水准高了,观众们就会爱看,然后又出现高票房。

    之后如此循环下去,我们中国电影何愁不兴?”

    这番话一说完,康建民跟韩三屏都忍不住大赞。

    “说得好!”

    其实,咱们中国电影后来能兴盛,就是这个道理。

    也就是进入了这么一个正向循环。

    那么,大市场怎么建立?

    “院线!”

    韩三屏确实有东西。

    马寻这番话,其实说的就是院线。

    中国电影真正重大影响事件,就是2002年推了院线制改革。

    如果现在,马寻这一番话能让这个改革早些推行。

    那他绝对是中国电影的功臣。

    康建民跟韩三屏这顿饭吃的非常高兴,虽然只是北影食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