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壶里,华歆得伪洛阳朝廷的诏令跑到扬州会稽郡做太守,管宁、邴原跟王烈跑去依附公孙度。

    历史上,邴原后来回到了北海,应曹操征召做了司空掾,邴原有一个女儿,很早就过世了,当时曹操的爱子曹冲也死了,曹操要想把他与邴原的亡女合葬,结成阴亲,邴原推辞说:“合葬不合礼法。我邴原之所以自愿在明公手下干事,原因就是因为明公能以古训礼典对待我而不作什么变动。今天我若答应了你这件事,则是把你我都变成凡夫俗子,庸俗之辈了,明公焉是能做出如此之事的人啊?”曹操这才罢休。

    从这个事情上,完全看出邴原这类人物的共同点,动不动就拿古训礼典来装逼。

    王烈那家伙虽然在后世名气不大,但在此时跟管宁、邴原齐名,他的经历跟他师父陈寔一样充满着浓烈的装逼味道。

    王烈,字彦方,是并州世家太原王家的子弟。王烈年轻的时候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善于装逼,青出于蓝,称著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乡里百姓,凡有争讼曲直的事件,都去请求王烈排难解纷,断定是非,由于王烈平素德教影响,有的走到半途,忽然愿意放弃争执,双方和解而回来的,有的望见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惭愧,彼此相让而回来的。可见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远胜过刑罚的力量。

    当初吕布听到王烈的故事时,第一反应就是把嘴里喝的水全喷了出来:“太他娘的装逼了!”

    跟他们一样装逼的清河崔氏子弟崔琰记载邴原死活不愿意把自己死去的女儿跟曹冲搞冥婚时引用古典来装逼的事迹时,曾说:“征事邴原,是纯净有德,志向高尚,行为忠直方正之士,他清廉自洁能够脱俗,操守固执足以担当重任,所谓龙翰凤翼、国家重宝就是指象他们那样的人,把他们举荐出来,委以重任,那么,奸诈小人、不仁不义者都会远远地离开,不再会影响国家的治理了。”

    吕布站在自己的角度是这样理解崔琰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