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门,四角建角楼,为原来的南宫北宫通过御道相连而成。

    南宫为政治中心、朝贺议政之地,北宫为皇帝、皇后、太后、妃嫔寝宫。在汉光武帝时期,南宫为主,自汉明帝开始,北宫逐渐成为帝国心脏,皇帝多居于北宫。

    南宫有五排宫殿,位于全宫中轴线上有五座宏大的宫殿,分别是:却非殿、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娱乐秀”和平朔殿,另外,在中轴线两侧各有两排殿,约三十余座,十分壮丽,南宫四面有门,以四方之神相称,即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苍龙门,西为白虎门。

    北宫布局更加华美壮观,宫殿宏伟大气,古朴jing致,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有温錺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殿、宣明殿、平洪殿,另外,在中轴线两侧,还有殿观近二十座,同样是一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其四门名称与南宫相同。北宫经过大加修造后,宫殿雄伟,门阙高峻,气势磅礴。北宫的范围应为南北长约三里,东西宽约二里,大于南宫。由于北宫占据有利地形,又宏伟壮观,并接近太仓、武库和濯龙园,终于成为东汉一代主要的政治中心。

    因为全面废除了宦官制度,天子刘辩又主动提出缩减嫔妃数量,宫中皇室成员只有太后何莲、天子刘辩、皇后唐妍、万年公主刘言、太子刘熙五人,宫中女官、宫女、女侍卫加起来不足一千人,比原来动辄上万人的规模少了太多。

    经内阁十位辅政大臣相商,决定趁着这个难得的契机,减少皇室对国家资源的滥用,只把北宫留作皇宫,南宫改建成内阁,内阁六部所有衙门都在里面办公。

    洛阳城内外到处可见从秦岭汉中、长安等地移植过来的牡丹花,待到暮chun时节,牡丹盛开,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艳冠群芳,定会蔚为壮观。(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