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吉普车停在疗养院大门侧,自己提着一大网兜从大洋彼岸带回来的水果,走进汪霭的房间。

    汪霭知道李明要来,特地起了个早,把自己清洗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病人的异味,满心欢喜地迎接李明的到来。

    李明到了汪霭的房间,汪霭要李明坐下,自己拿出水果刀来给亲手给李明削苹果。

    李明说:“还是让我来削吧。”

    李明从汪霭手里接过刀和苹果,边削苹果边和汪霭谈话。

    汪霭:“先讲讲你们外贸部的成绩吧!”

    汪明:“进展的很顺利,两个多月,平均一个月有两百万,远远超过我们的期望,一年后一个月创下一千万西强币利润是很有可能的。”

    汪霭:“五十多个人创造出每个月两百万的利润,怎么可能,你在纽州又招了员工对吧。”

    李明:“汪姐双目如炬。是的,生意太好,我们的员工以一当十也忙不过来,就让张董事长从大华公司调来两百个有经验的老员工。有了这批老员工,带动了我们的员工更快地融入当地风俗习惯。

    不过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业绩,主要还是靠国内总公司供货及时,而且都是畅销货。”

    汪霭:“与大华公司合作的好,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了。回来之后,你有些什么新的想法没有?”

    李明:“本来是没有急着这么快回来的,但是我是要急着回来办包装厂,同时掂记着在建的酒店,就急急忙忙赶回来了。

    你是不知道,我们的商品质量比西强国货架上的同类产品还好,可就因为包装不行,所以我们商品的价格反而比别人的少一半,给我们造成了重大损失。”

    李明把米国人的消费观念说给汪霭听了,末了感慨地道:“买椟还珠,在我们这里是笑话,在西强国就是合情合理的事。

    消费观念不同啊,我们对商品的要求是结实耐用,人家的要求是美观养眼,不同的消费观就决定了不同的购物要求。

    买椟还珠的故事也说明我们古人就很重视包装了,包装做到美的掩盖了宝珠的光华,也的确是登峰造极了。到了物资匮乏的时期,人们只重视商品的实用性,就没把包装当回事了。

    我想办个包装厂,把我们民间工艺品中的优秀传统都挖掘出来,形成我们华夏的包装特色。在世界商品包装中展现出我们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让我们商夏商品的价格翻倍。”

    汪霭大喜:“有思想,有干劲!可惜我这身体。唉,要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