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最好是重新改组南京政府,以期获得更大的权力,从他们现在提出的诉求来看,大约是这么一个打算:

    汪兆铭任党主席,阎锡山任国防部长,然后暂时把总统的位子交给常凯申,以达成暂时的权力平衡。但很显然,常凯申是绝不会同意的——他本身就觉得自己权力不足,岂肯继续分割给别人?”

    苏斯洛夫点点头,耿朝忠说的,也是苏联政府所了解到的,这是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政客或者观察家都能得出的结论。

    “耿,那么,你觉得,谁会是胜利者?”

    沉默片刻后,苏斯洛夫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常凯申。”

    耿朝忠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

    “哦?可是刚才你说,阎锡山占据优势。”

    苏斯洛夫流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是的,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人虽然联合,但是,他们的联盟是不可靠的,也无法形成真正的合力。即使他们的兵力占据优势,也无法持久,现在的优势只是暂时的——毕竟,战争,最终消耗的是金钱。

    常凯申手握中国最富庶的江浙地区,背后站得是英美财阀,与宋美龄的婚姻又加强了这种优势。

    我判断,时间越久,常凯申的优势会越大,取胜只是时间问题。”

    苏斯洛夫听着耿朝忠的分析,眼睛越来越亮——这家伙,是个难得的人才!

    这种拨开重重战争迷雾,直指背后本质的能力,在这个时代,并不多见!

    “那么,你怎么看东北的张学良?”

    沉吟片刻后,苏斯洛夫又问出第三个问题。

    “张欲效仿满清入关旧事,坐等李自成和明王朝两败俱伤。却不知道,常凯申不是崇祯,阎锡山几个人,也做不了李自成。而他自己,更是和努尔哈赤的雄才大略相差甚远。他现在坐山观虎斗,看似明智,其实是两面不讨好。无论最终哪一方胜利,对他都会心存芥蒂。

    依我之见,倒不如尽早站队才是上策!”

    苏斯洛夫的眼睛更加亮了。

    这个分析,完超脱了所谓的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的常规思维,而是从各方实力对比出发做出的分析,确实厉害!

    朱可夫同志,为契卡找了个人才啊!

    不过,他的分析是否准确,还有待验证。不过这番话,自己倒可以汇报给上面,也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想到这里,苏斯洛夫对耿朝忠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