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是为了设计一款能够方便用户快速充电的充电桩,后来我在实习的时候发现……”

    总共五分钟的ppt时间,一分钟还没有讲到重点,台下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不耐烦了。

    不知道是不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上台宣讲的那个人终于在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和项目背景介绍之后,将“无线充电桩”这个概念抛了出来。

    然而很遗憾的是,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完了。

    对于资本界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个项目的起源以及创始人发起这个项目的初衷,他们只关心这个项目的市场空间,未来前景,竞争对手有哪些,对标的是哪家公司,以及最关键的……如果这个项目能够活下去的话,能给他们的投资带来多少回报。

    用一分钟的时间说了这么多废话,整个项目已经可以判死刑了。

    可以很明显看得出来,这个李庭辉大概是个新手,至少在创业方面并没有多少经验。

    果然因为在前面用了太多时间的缘故,导致他后面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以至于那40页的ppt有一大半都是快速过掉,等于浪费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5分钟的项目介绍时间把ppt做这么长,这位仁兄也太耿直了。

    在座的哪个人看得懂那些充电桩的设计图?何况谁又在意你一个硕士生设计出来的东西,只要有足够资金,这些都是可以聘请专业的设计团队去完成的事情。

    想靠技术征服投资者?

    可以!

    但不说什么长江学者,怎么说也得是个名校的工科教授吧?

    而且还得是带着核心技术专利、带着国家专利成果转化专项扶植政策的那种。

    坐在陆舟旁边的那个珠江创投的合伙人笑着摇了摇头,和坐在另一边的同行小声交流了两句之后,脸上的表情几乎已经给台上的那个项目判了死刑。

    整个会场,似乎只有陆舟一个人,带着略感兴趣的表情,将整个项目的路演看到了最后,甚至连ppt上那些快速滑过的图纸,他都看了一遍。

    总的来说,以一个硕士生的水平,能设计出来这种产品,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站在他工程学lv6的角度来看,这些设计方案创意是有了,但还差点意思。

    比如无线充电,技术可能确实是好技术,方便也确实可能会很方便。

    毕竟以人类图省事儿的天性,能够帮用户节省掉一个插拔充电线的操作,完可以让不少用户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