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不大,甚至是没有出现伤亡。而不久之后,有记者率先爆料,说是两国有意在另外的地方重新开始谈判。

    “预言?嘿嘿,这算是什么预言呀!这件事在很多的目光长远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及那些个专门研究这件事的专家眼里这又算得了什么?你在这儿说说就行了,要是让别人听到还不把人家笑掉大牙呀!”林子轩摇头笑道。他当初也曾为自己能获得“预言家”这么一个有点儿拉风的绰号,而那么小小地自豪过几天,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明白了,其实战争的走向对那些真正的专家们来说并不是多么难以预测的事情。如果说一开始的时候志愿军的参战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让美国人感到吃惊的话,那五次战役之后的事情发展其实已经并不难猜了。至少就他所知,欧美有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美国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潭,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明白再打下去除了继续耗费军费和人命之外,已经很难再取得什么胜利了。他们之所以还接着打,一方面是因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面子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某些人还存着所谓的侥幸心理,总觉得中国武器不先进,后勤又严重供给不足,而以美国人强大的海陆空力量,只要稍微再加一把劲儿,他们或许就能成为笑到最后的那个人。而这种观点的持有者之一就是现任美国人在朝鲜战场上的主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这位美军司令最喜欢作的,就是让手下的士兵们拿着五倍于平常的弹药量,依仗强大的后勤和优势的火力欺负志愿军,可惜,他倒是如愿以偿的达到了“仗势欺人”的地步,可是留在大后方的那些美国议员们却不满意了,觉得这样做太浪费了,因为现在的补给都是从万里之遥的美国本土运输过来的,虽然供应不缺,但是太费钱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世美国要让日本经济复苏的原因之一,因为美国需要日本的工业为自己的士兵提供物资,因为他们希望日本成为他们的兵工厂。

    “不说这些了。”戚明铭轻轻揉搓着自己纤细的手指,“你真觉得日本还有希望?”

    “这个世界恐怕没有比自己更加的了解日本了。”林子轩说道,说到这儿,林子轩不仅想到后世那个飞速发展的日本,借着朝鲜战争的契机,日本经济快速的复苏,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超越英法德等国,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甚至在八十年代还出现了日本企业要买洛克菲勒中心的现象,而为了制止日本经济的侵略,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国家签订“广场协定”,迫使日元贬值,造成日本经济泡沫的现象。

    “说说看,你对日本怎么了解的这么透彻?”戚明铭不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