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承认,这钱老头儿还真就是吃准了自己了。在香港办中文大学,确实不能亏了国学这一脉,要不然还不如干脆就办英文大学呢。

    “可让老子去要这些资料,不容易哇。那可都是国宝。哪怕与两方面的关系再好,人家也不会轻易给我的。”林子轩抬头望天,又转向正北和东北两个方向望了望,咧了咧嘴。

    ……

    “林先生,您好。”

    被钱穆毫不客气地“派遣”了一项重要任务,林子轩怀着一颗受伤的心来到了离正在施工的学校工地大约一公里以外的一座院子,又跟站在门外担任保卫任务的几名平安公司的保全人员打了个招呼之后,他终于进入其中,并见到了院子现任的“主人”,宫本建一,他也是当初被林子轩从日本接来的人员之一,而且还是工业建设方面的专家。

    “宫本先生,我可是接到了你的报告才过来的。怎么样,成功了?”林子轩面色严肃地向眼前站着的几名研究员问道。宫本建一一个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当然这个官是他封的,谁让人家德高望重呢?至于其他人,有日本人,也有中国人,级别都是研究员。

    “林先生,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们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一切都在试验之中。”宫本建一年纪大约六十多岁,跟大多数日本人一样,个子不高,留着平头,虽然年岁很大,但精神却十分的不错。

    “没关系,我虽然对你们研究的这个东西懂得不是很多,但是也知道只有试验成功了,才可以进行正式的工业生产。”林子轩点了一下头,在宫本建一等人的带领下走向了试验室,一边走又一边问道:“这个工业装置的规模怎么样?”

    “根据目前测算出来的结果,如果做成一套真正的工业装置,我们的液化能力将达到3000?m3/d??”宫本建一答道。

    “怎么这么点儿?这也太少了吧!”林子轩皱了皱眉,“我要你们研制的是大型的工业液化装置。我敢肯定天然气的液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必然占据一定的地位,而且是很重要的那种,因为这是一种很清洁的能源。我们之所以研制工业液化装置,是因为这种清洁的能源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被成功储存的。可是宫本先生现在你却告诉我,我投资了几百万得到的确是一个3000m3/d的装置,你不觉的这太少了吗?我不希望我花了那么多钱,只得到了这么一点点的成绩。”

    “林先生,据我们所知美国的克利夫兰已经拥有了一套你刚所说那种工业规模的lng(即液化天然气)装置,液化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