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好像是一片砖头搭盖的小型佛塔群。”
戴桃也来了兴趣:“走,咱去看看。”
我认真看了两眼,阻止道:“等一下,这不是佛塔,这是砖打墓。”
戴桃问我,什么是砖打墓?
“一种残忍的殡葬习俗,古时候有些贫困人家,度日艰难,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失去劳动力,对家里没有用处
,为了节约粮食,儿女们就进山挖一个坑,把老人扔进去,每天送一顿饭,同时在坑口搭一块砖,有个三五天,老人会饥寒交迫而死,即便生命力顽强,一直奄奄一息的活着,也就二十天一个月的功夫,墓坑就被砖头封死了,这时候即便老人还活着,儿女也不会继续给他们送饭。”
戴桃捂嘴惊呼:“这也太残忍了吧,还不如给老人一个痛快!”
“下不去手呗,送进砖打墓,一天一块砖,既封了墓口,也一点点封闭儿女的孝心,等到最后一块砖搭上去,眼不见为净了。”
我觉得坟地没啥好看的,都是几百年前的枯骨,晦气。
可戴桃听了我的解释,反而更要去看了,还让范哥把砖打墓也拍进去。
绕个圈子避开山沟,再有二里路就到了砖打墓近前,离远了看不清楚,靠近后才发现一片黄土地上有四个长方形的土坑,每个坑里都有二十多个一米高,黄泥和砖头糊成的小尖塔,看来附近的几个村子,原先很流行送老人进砖打墓的习俗,不过想来也正常,这里确实太穷了。
范哥架起摄像机取景,我看到不远处停着一辆摩托车。
正纳闷这里怎么会有摩托车,便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穿着土气的小伙子,从离我们最远的土坑里爬出来,他个头不高,皮肤黢黑,手中提了个篮子。
他面带疑惑的看着我们,将篮子挂在摩托车把上,骑车要走。
经过我们身边时,我招手拦他,小伙停车,问我有什么事?
我道:“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来这里采访的,想问问你这些砖头小塔是不是砖打墓?”
一听记者采访,小伙子赶忙从摩托上跳下来,挺胸抬头,立正站好,你你我我的结巴几句,就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那张黢黑的脸涨得通红,额头冒汗,索性给我们来了一段方言。
和罗哥四人呆一段时间,我勉强听懂几句,这小伙子说,四个土坑里的砖打墓,是建国前他们村连年遭蝗灾,村里实在没有多余的口粮,就让每家出一个老人,送到山上集体下葬。
砖打墓本身就
戴桃也来了兴趣:“走,咱去看看。”
我认真看了两眼,阻止道:“等一下,这不是佛塔,这是砖打墓。”
戴桃问我,什么是砖打墓?
“一种残忍的殡葬习俗,古时候有些贫困人家,度日艰难,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失去劳动力,对家里没有用处
,为了节约粮食,儿女们就进山挖一个坑,把老人扔进去,每天送一顿饭,同时在坑口搭一块砖,有个三五天,老人会饥寒交迫而死,即便生命力顽强,一直奄奄一息的活着,也就二十天一个月的功夫,墓坑就被砖头封死了,这时候即便老人还活着,儿女也不会继续给他们送饭。”
戴桃捂嘴惊呼:“这也太残忍了吧,还不如给老人一个痛快!”
“下不去手呗,送进砖打墓,一天一块砖,既封了墓口,也一点点封闭儿女的孝心,等到最后一块砖搭上去,眼不见为净了。”
我觉得坟地没啥好看的,都是几百年前的枯骨,晦气。
可戴桃听了我的解释,反而更要去看了,还让范哥把砖打墓也拍进去。
绕个圈子避开山沟,再有二里路就到了砖打墓近前,离远了看不清楚,靠近后才发现一片黄土地上有四个长方形的土坑,每个坑里都有二十多个一米高,黄泥和砖头糊成的小尖塔,看来附近的几个村子,原先很流行送老人进砖打墓的习俗,不过想来也正常,这里确实太穷了。
范哥架起摄像机取景,我看到不远处停着一辆摩托车。
正纳闷这里怎么会有摩托车,便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穿着土气的小伙子,从离我们最远的土坑里爬出来,他个头不高,皮肤黢黑,手中提了个篮子。
他面带疑惑的看着我们,将篮子挂在摩托车把上,骑车要走。
经过我们身边时,我招手拦他,小伙停车,问我有什么事?
我道:“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来这里采访的,想问问你这些砖头小塔是不是砖打墓?”
一听记者采访,小伙子赶忙从摩托上跳下来,挺胸抬头,立正站好,你你我我的结巴几句,就是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那张黢黑的脸涨得通红,额头冒汗,索性给我们来了一段方言。
和罗哥四人呆一段时间,我勉强听懂几句,这小伙子说,四个土坑里的砖打墓,是建国前他们村连年遭蝗灾,村里实在没有多余的口粮,就让每家出一个老人,送到山上集体下葬。
砖打墓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