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支持他,所以直接起兵造反那是条几乎没有任何的胜算的死路。

    既然不能反,那就只能辞官,投靠其他势力了。

    以殷受的本事,无论到哪肯定都会得到重用,但为曹操效力十几年,就这么灰溜溜的走了,一切从头开始,这让他怎么尽可能甘心?

    殷受虽不想失去手中权势,可身为一个强者,他也有自己的骄傲,真是他错了他认错,但这件事他并不认为是自己错了,所以想让他低头认错,他的骄傲不允许他低下这个头。

    曹操和殷受,一个强势,一个犟种,以至于事情开始朝着越来越坏的局势发展。

    在曹操的打压下,殷受手中的兵权不断被剥夺,之前的亲信也开始疏远他,再也不负以前的权势。

    可就算是这样,殷受也依旧死扛着不肯低头,俨然一幅破罐子破摔的架势,这反而让曹操也彻底下不来台了。

    曹操并不是真的想让澹台誉取代殷受,澹台誉也没法取代,他的年纪毕竟大了,潜力已经耗尽,而终究还是年轻人的天下。

    曹操打压殷受的真正目的一直是,降低殷受威望和兵权的同时,还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低头认错,从而更好的为自己效力。

    曹操从没想过杀殷受,也没想将其权势彻底剥夺,曹魏就这么一个顶尖猛将,藏着不用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嘛?

    可曹操也没想到,不知是他手段过激,还是打压过甚,以至于殷受自己都摆烂了,一幅爱咋咋地的姿态。

    这种情况下,就是恢复殷受的权利,他也不会因此而心生感激。

    况且双方都闹到这种地步了,曹操在没有化解殷受心病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还敢用殷受呢?

    除非把苏心月从嬴昊的床上抢回来,从给殷受,或许可能让他化解他心中的不满,但这难度跟直接灭了大秦又有什么区别?

    别说是曹魏一家办不到,就是所有势力联手也办不到啊。

    曹操公认打压殷受这件事,在当世其实闹得很大。

    明王朱棣得知后狂喜不已,公然嘲讽曹操年纪大了昏了头,竟干出这种自断臂膀,令亲者仇者快的事,并且还隔空向殷受喊话,若是在魏国待不下去了,可以直接来明国,他同样愿意以都督之职相待。

    朱棣这话表面上是在拉拢殷受,但实际却是用心险恶,想要以此来逼曹操杀了殷受,毕竟殷受也杀了明国不少将领,怎么可能一投明国就当都督呢?

    秦宋这两个曹魏的盟友,在得知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