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诡三国 >
    
    甚至还要逼着其他的人,也学着他们一样去低下头摇尾巴!

    传言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并有十哲之名。好事者经常将他们分门别类。总的来说,孔子的学问,大体上可以算是围绕协助当权者治理家国准备的,所以用现在的话讲,其实孔子的儒学,就是参谋、顾问、智囊的学问。

    和法家,名家,纵横家等等几乎都是一样的,并没有说儒家就高贵,其他的就下贱,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都是为了政治上层机构服务。

    在先秦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儒学的实际定义应该就是比较宽泛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时很多人争夺儒学正宗的称号。比如说荀子就说自己才是真正的儒家,将包括孟子在内的『小儒』全都踩成了垃圾。

    有意思的是,荀子自己培养的又大多是法家骨干。荀子讲的是法家教的也是法家,同时又非说他自己就是儒家……

    这应该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在春秋战国时期,『儒』这个的概念还是比较宽泛的。

    但是到了汉代,『儒』的范围就缩小了很多。

    汉朝的儒,是结合了阴阳家的学说,以孔孟为正宗,以董仲舒为代表,形成了汉儒,

    这个相对范围较小的『儒』,则是成为了流传后世的『儒』。

    这就是,儒之『秘传』。

    墨家、杨朱之学、兵家、名家等等却是独立于所谓『儒』的学派。

    虽说墨子也讲政治治理,但是出发点并非是服务于当权者,而是更倾向于普通民众。

    杨朱更是以个人利益为先,进一步脱离了当权者,乃至脱离了与之关联的政治管理。

    兵家虽然与当权者紧密联系,但是他更接近于传统王权的权柄的分化。

    名家则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一套话语体系的哲学,偏向于『语言的艺术』。

    还有被汉代儒吃掉的阴阳家,在借助了上古的巫术体系之后,又构建出了朴素的自然认知架构,以及部分的科学基础,有很浓厚的跨学科色彩……

    原本,在华夏大地上,能盛开出五颜六色的花朵,能成长出各种各样的森林。

    但是后来都被灭了,只剩下了桉树。

    桉树本质也并非是坏的,因为人类本身的需求,所以有了『速生桉』。为了得到更多的纸浆,维护自身林业的利益,林业和纸业便是联合起来鼓吹桉树的好处,并且宣传什么桉树林在成长到一定时期之后会将抽出的水和土壤肥力反哺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