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这样的箭术,足够惊艳世人。

    苏尧启已经得见过,赵熙在皇后面前便没有藏拙的必要。

    苏皇后表面的惊艳之下,更多的却是惊骇。

    若非一早想好了要把皇位传给这位皇子,光熹帝不可能将他培养得这么好。

    可她如今别说夺嫡,连能参与夺嫡的儿子都没生过一个。

    赵熙已经演练完,回头看向苏皇后,“外面天热,母后还是早些回去避避暑,否则一会儿容易头晕。”

    像是被他的话给熨帖到,苏皇后唇角挽笑,“小小年纪就懂得心疼人,熙儿真是个好孩子。”

    她没看到,“熙儿”这个称呼,让赵熙眼底的冷漠更添几个度。

    ——

    再次提出给赵熙找伴读,是数日后的早朝。

    站出来说话的是苏家派系的几位大臣。

    光熹帝一瞅就知道,准是皇后自己不好提第二次,私底下联系这几位,让他们出面。

    都已经折损了苏家的心头肉,竟然还不死心么?

    光熹帝眉梢微挑,看着发话的那几位,“几位爱卿以为,选谁比较合适?”

    “皇子的伴读,自当该往国子监挑选。”

    “老臣附议。”

    “老臣也附议。”

    “……”

    光熹帝了然。

    国子监除了一个苏尧启,还有苏家派系的人在里面读书。

    没等大臣们指名道姓点出谁来,光熹帝直接吩咐崔公公,“去请大皇子,另外,让人把国子监这一届的三百位学子名册呈上来。”

    一炷香的工夫以后,赵熙和名册同时出现在议政殿。

    光熹帝直接跟他说:“百官一大早为你选伴读的事儿操碎了心,你也别闲着了,这是国子监学生名册,你自己过来瞧瞧,看有没有中意的。”

    其中一大臣道:“皇上,仅凭一个名册怎能得出好人选,此事万万不可草率。”

    光熹帝眯眼看他,“听这意思,礼部尚书是提前就备好人选了?”

    “……老臣不敢。”

    “还是说,为了选个伴读,你们打算来几场比试?合着朕不遂了你们的意思,这事儿就过不去了是吧?”

    “……老臣惶恐。”

    礼部尚书扑通一声跪下。

    光熹帝收回视线,把名册交给赵熙,让他好好选。

    赵熙本不想要什么伴读,这么多年一个人习惯了,身边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