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月挑眉,“马车都已经改了道,你就别叨叨了。”

    走了一段,温婉突然出声,“林潇月,那个……”

    “想说什么就直说,支支吾吾的,又不是小姑娘了,还害羞呢?”

    苏家出了这档子事,林潇月虽然没表现在脸上,不过温婉感觉得出,她心里不好受。

    当初武状元府被烧,苏擎不在。

    去年腊月林潇月小产,苏擎也不在。

    如今苏家被灭,苏擎还是不在。

    温婉忽然有些心疼她,“七爷有没有写信给你?”

    林潇月愣了一下,尔后别开眼睛不看她,回答得没心没肺,“有,顶多隔两个月就有一封,放心,我好着呢,死不了。”

    ……

    宫中停灵七日,皇后灵柩出殡。

    后位空悬成了朝堂上百官们热议的话题。

    被提名最多的,当属大皇子赵熙的生母齐贵妃。

    嫡后膝下无子,齐贵妃生的是长子,而这位长子平日里规束自我,文武双全,出类拔萃,颇得朝臣欣赏。

    怎么算,齐贵妃都是继后的最佳人选。

    帝王也知道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不过他本人对于立后一事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

    朝臣一边倒,大殿上自然也就不存在争论不休的状况。

    连续三日上朝,崔公公高喊有事起奏之后,总有那么一批人站出来提议立齐贵妃为继后。

    光熹帝安静听着,一言不发,听完之后只说了两个字:散朝。

    部分大臣不死心,继续写折子谏言。

    御书房内,光熹帝打开第六道折子,上面仍旧是提议立后的内容。

    帝王面无表情,眼神不辨喜怒,一旁崔公公看得直冒汗,在光熹帝即将伸手去拿第七道折子的时候,他忽然出声道:“前些日子为了皇后娘娘的身后事,皇上操劳不少,想必累得不轻,今儿就不看折子了吧?奴才让御茶膳房送些解乏的汤来。”

    光熹帝沉默了会儿,开口,“崔福泉。”

    “奴才在。”

    “立后一事,你怎么看?”

    “这……”崔公公抹着汗,“后宫娘娘们各有千秋,最终谁能得到掌管六宫之权,关键在于皇上您。”

    “好一个各有千秋。”光熹帝斜他一眼,“你倒是会说话,谁也不讨好,谁也不得罪。”

    崔公公道:“奴才笨嘴拙舌,不会说话,皇上要觉得不高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