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则是因为他和谷小白的那场“配乐比赛”。

    虽然这场比赛大多是被媒体炒作出来的,而且炒作这场比赛的俞文鸿已经离开了飞线传媒的权力中心,但是托卡夫斯基依然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

    一直以来,托卡夫斯基和其他大部分的俄罗斯人一样,虽然横跨欧亚大陆,却大多更觉得自己是一个欧洲国家,拼命想要融入到欧洲的圈子里去。

    奈何欧洲的国家并不喜欢带他们玩,大多数时候,都是热脸贴了冷屁股。

    可即便是如此,也依然痴心不改。

    之前托卡夫斯基也是如此,他虽然外表桀骜不驯,但内心深处,也一直想要融入到欧洲的圈子里。

    但这段时间在中国的经历,让他突然有了一种……

    来中国发展也不错的感觉。

    在中国,古典乐更像是一种新兴的市场,刚刚有钱有闲有追求的中产,才开始学着欣赏古典音乐,而西方的古典音乐家们,积存下来的许多优秀作品,还依然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在未来的许多许多年里,都不会被替代。

    而元旦时,他甚至克服了自己心理上的抵触心理,去看了谷小白的《谷小白和他的朋友们》天空音乐会。

    之后更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种心理上的改变,对托卡夫斯基自己,也是一种冲击。

    所以,他打算回去莫斯科。

    一方面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应对接下来的改变。

    另一方面,也是要回去完成飞线传媒那部为女顶流陈彩量身定做的大IP电影《至尊永恒》的配乐工作。

    骨子里,托卡夫斯基对这场比赛,还是很认真的。

    火车渐渐临近莫斯科,距离莫斯科只剩下几个小时的车程了。

    在附近一处车站,火车停下来,一些乘客下车,又有一些乘客上了车。

    “嗨,伊万!”

    一开始,托卡夫斯基还没意识到这是别人在给自己打招呼,毕竟俄国叫伊万的人太多了。

    直到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男人,在他的对面坐了下来。

    “克洛文教授。”谭伟奇站起来,和对方打招呼。

    “基里尔。”托卡夫斯基对那人随便点了点头,就算是打招呼了。

    有些冷淡。

    这是柴院的另外一个教授。

    基里尔·克里门特·克洛文。

    同样也是一名指挥家,也算是颇有名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