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瑜救了一众寒门士子,这个消息迅速的流传开。

    在读书人中间,傅瑜的声望无意更高了。

    然而更实质性的好处是,姜越直接召见了傅瑜,询问了他对科举改革的看法。

    这么一番交流下来,傅瑜才知道,皇上早就看不惯高门世家把持科举这件事了。

    傅瑜回到了家里,把这件事和祖父亲自说了一遍。

    以前他的话并不重要,但现在他传达是皇帝的话,傅家人没有谁敢轻视。

    几年前他的意见和祖父相悖之后,他就被有意无意的边缘化了。

    而现在,傅瑜才真实的感受到了家族的重视。

    傅瑜的心情有些复杂,要不是温清竹,他根本不可能让祖父这么快改变想法。

    卫家早早的在行动了,他们傅家已经落后了,但现在有改变的话,也并不很迟。

    金秋九月,秋围放榜。

    这场考试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许多家境普通,甚至于出身寒门的士子都考上了。

    反倒是世家贵族的子弟落榜了不少,以前几乎占据了八层左右的名次。

    但这次,世家子弟上榜的只有三层左右。

    其中,卫家子弟格外的显眼,单单这一次居然中了五个举人。

    这是之前闻所未闻的事情,要知道曾经的傅家,最鼎盛的时候也才一次中了四个举人。

    卫家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

    卫老大人得知了这个消息,欢喜的整夜没睡着。

    到了第二日反倒病了。

    温清竹在家里看着江南那边送过来的密信。

    外头的芍药迟疑着走了进来。

    听到声音,温清竹放下手里的信,抬眼问道:“有什么事就说。”

    “七姐姐,是我,清梅。”

    话音未落,温清梅红着眼睛走到了屋里。

    温清竹拿过一张白纸,盖住了桌面上的信件,起身走过去:“怎么了?是姨娘出什么事了吗?”

    “是,是弟弟。”温清梅说着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

    温清竹拿出手帕,一边替她擦拭着眼泪,一边拉着她进屋:“具体怎么回事,你给我仔细说说。”

    坐下来后,温清梅才详细的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月姨娘依仗这儿子和吴姨娘斗法,最后两败俱伤。

    但后来温清兰得到了婉嫔的宠信,温叔全就偏向于吴姨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