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姚崇只知道吃,他家也没生过豆芽,当药用的,而且还是用黑大豆。

    “家家能做,吃了这个补充维生素……就是不容易得烂嘴丫子。”李易擦擦汗说道。

    急中生智啊,突然就想起了豆芽的事情。

    豆子可是当主食来吃的,绿豆有人制作凉粉。

    “叔叔把方子写下,看看难不难。”王皇后决定。

    李易笑李白的事情算是过去。

    当天晚上,姚崇被安排进住院楼。

    半夜的时候外面进来人找李隆基,递给李隆基一张纸又离开。

    李隆基用打火机点燃屋子里的沼气灯观瞧,摇摇头:“跑了,哼!来而不往非礼也,朕的走私要加快。”

    纸上记的是吐蕃细作给下的醉马草,吐蕃人养马养得好,突厥养的也好。

    故此长安城中就有许多有钱的人养马的话,找久居在长安的吐蕃和突厥人。

    放到马苑中照看的好马,喂养的人里自然就有‘很放心’的吐蕃人。

    三千羽林飞骑的事情早传开了,据说战斗力强大。

    所以……

    “陛下,可是要全城搜捕吐蕃人?”王皇后醒了,凑上前看内容。

    “不搜。”李隆基思忖一番,摇头。

    有的吐蕃和突厥人在长安,已经把自己当成大唐人。

    若因几个细作和全城搜捕,自然乱人心。

    王皇后又指着下面的内容:“余怀德要联合其他往来吐蕃的商人从叔叔这里拿肥皂和花露水去换东西?”

    “是,若成,所得之利甚大,商税,商税。”李隆基知道走私的利润,用茶叶就已经够厉害了。

    换成肥皂和花露水,吐蕃那边当然要趋之若鹜。

    “可是要阻止?”王皇后同样心疼钱,自己家要用官方走私,民间也走私,互相争夺利润。

    “明早问问易弟。”李隆基犹豫不决,很自然地把问题甩给李易。

    内事不决问李易,外事还问李易。反正不花钱,不问白不问。

    于是翌日早,王皇后喝牛奶、吃蛋糕和放了糖的煎蛋时,李隆基对吃烧卖喝羊汤的李易问:“易弟与余怀德行吐蕃边贸之事?”

    “啊,朝廷我见始终没动静,正巧余掌柜路熟,我与他们各分一半钱财。”李易丝毫不隐瞒。

    走私怕啥,都告诉大哥、三哥他们朝廷赶紧动起来了。

    “可是许多钱财,朝廷拿不到手,商税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