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可说一两个?”李隆基迫不及待。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就以太宗薛礼征辽的事情来写,话说贞观十七年,太宗御驾亲征,统兵三十万……

    隋朝将大举攻陈,隋朝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

    李易开始抄,凡是现在之前的故事都能抄。

    “好一个瞒天过海。”李隆基听完第一计,击掌称赞,有故事、有纲领、有讲解。

    他搓搓手:“第二计呢?”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

    赵国伐卫……魏惠王令庞涓讨赵……孙膑计出,佯攻襄陵……”

    李易又讲出来第二个,他讲得不快,又仔细给分析,反正是抄,不费劲。

    “好,好,围魏救赵好,此计妙极。”李隆基喝一大口茶水。

    转头又看李易:“第三个呢?”

    “待弟想想,眼见晌午。”李易不愿意说了,累,回头写下来,然后交给三哥。

    李隆基意犹未尽,但还是点点头,确实该吃饭了,茶水凉了,刚才还灌了一大口。

    满意,果然吧,来庄子问才是正确的,问宰相们没用。

    看易弟,又出主意又出书,张口就来。

    两个人出去,王皇后已在单间里坐着了,今天中午吃鸭子。

    一片片的鸭肉摆上来,还是鸭架汤,然后黄瓜条、葱丝,还有卤的和炒的鸭内脏。

    李易不是很愿意吃,鸭子养得肥,油乎乎的。

    小孩子们倒是爱吃,洗干净小手,在那里把鸭肉、葱丝等东西卷进烫面烙出来的小薄饼中。

    小口咬着吃,吃舒服了就抿嘴眯眼睛笑。

    大人们也是如此,一个个慢慢来,吃得精细。

    “脑袋、脖子、翅膀和爪子哪去了?”

    王皇后看看汤里的鸭架,又瞧瞧桌子上的鸭肉,发现少东西。

    “当零嘴和小酒菜,庄子上大人也爱吃零食,不止是小家伙们。”

    李易说着看一眼青松,青松离开位置出去。

    片刻后端过来一个盘子,盘子中就是王皇后没看到的东西。

    “对,我也喜欢吃。”王皇后伸手抓起个鸭头,开始啃,不用宫女帮忙。

    李隆基嘴动了动,想说什么又停住,喝口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