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的是死人多。

    其他人看了,会认为羽林飞骑战斗力不行,又该有人动歪心思了。

    “他们精着呢,易弟训练出来的人,一个个想法和别人都不一样。呵呵呵!”李成器宽慰着。

    说道训练,他忍不住笑起来。

    李隆基莞尔,举着望远镜扫向灞桥的另一端桥头。

    桥头有火把照明,一些学子刚来入住,没有钱买灯油和蜡烛,又不想睡觉,跑到桥头在那里看书。

    冷是冷了些,安全上没问题,周围还有晚上轮换着训练的千牛卫。

    另外还有准备明天摆摊的人天黑之前抵达,睡在推车或担子旁边。

    若没有其他很多人结伴,走夜路他们害怕。

    稍微远的地方的人选择白天出来,晚上到灞桥,睡一觉天亮。

    东西卖完了,买需要用的东西,再住一晚上回去。

    外来务工者和张家村子,同样有市集,外面的人过不得桥,只能等他们出去。

    相互交流好需要什么,可以交换,也可以用兑换券。

    铜钱和绢帛,在长安流通的很少了。

    李家庄子陆续放出了三十万缗的兑换券,只有家中铜钱和绢帛太多的人还依旧使用原来的货币。

    尤其是绢帛,大家都不愿意要了。

    不小心弄脏了,当货币使用的时候别人不收。

    一块又一快的布,放在那里,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钱。

    大部分铜钱和绢帛,经过流转,都给到长安卖东西的商人。

    有的外来商人,也兑换一些兑换券拿着,不指望去别的地方好用,以后来长安却能当钱花。

    “三弟回吧,明日还有朝会。”李成器觉得冷了,劝李隆基休息。

    “走。”李隆基根本不困,精神着呢。

    “走水了,走水了,救火呀。”夜间一个声音远远地传过来。

    李隆基终于皱眉了,仔细分辨声音传来的方向,用望远镜看过去,果然有火光。

    不过不是庄子里面,是距离码头还有一段路的路上?

    那里怎么能着火?谁把东西搬运到那个地方了?

    紧接着,他看到一群千牛卫冲过去,点着火把。

    有人的火把还没点燃,边跑边和其他人的火把对一下。

    火光中,推车的推车,挑担子的挑担子。

    “怎么回事?”李隆基大声问。

    躲在暗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