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

    李易道出土豆缺点,不然大家都种土豆该多好。

    姚崇听了不在乎:“收了土豆后,一直吃到春天,节省其他主粮。”

    “南方地区倒是不用,南方可以种别的作物在冬天。

    洞庭湖一带、广州陆州等区域、江南东道,可以成为大唐主要粮食产地。

    关中地区也挺重要,再往北面的草原,适合土豆生长。”

    李易知道以后土豆会有多重要,北方冷的地方,土豆、大白菜、大萝卜、胡萝卜、大葱,俱属于冬季主要蔬菜。

    其实河南道等长江以北的地区,冬季都冷。

    从一大片的土豆秧子中穿过去,来到地瓜秧子面前,两大片地中间隔开。

    李日知没看明白:“同为垄沟,连在一起,浇水的时候方便。”

    “地瓜不行,种的时候浇水,之后除非太过干旱,不然不能浇,尤其是灌垄沟。”

    李易耐心地讲解,别人确实不清楚。

    用来育种的地,肥下足了。

    看完地瓜,来到西红柿的地方。

    大家一看,发现不一样了,东西叶子相同,有的打了架子,而且上面接了青绿色的小球。

    另外更多的没上架子,秧苗矮。

    无须别人问,李易自己说:“回来的路上着急吃,一小部分提前育苗,剩下的天暖和直播下地。

    育苗的生长速度快,再有二十来天能吃,选好的留种。

    跟黄瓜一样,不是所有的黄瓜都能变成种子。

    冬天的时候在大棚中改架秧为吊蔓,肥料跟上,属于密集种植,节省空间。”

    “倒是知道,去年李家庄子所有应该打架子的菜,一律吊在绳子上,有夹子,产量高。”

    毕构了解,不止李家庄子,六李庄、小兰庄、皇庄,包括皇城后面的一片大棚地,全采用同样的技术。

    出果出的多,好管理,摘的时候方便。

    难度在于大棚架子得结实,否则撑不住。

    另外绢帛的大棚由于透光性差,太过密集,除非有额外光源,不然长不大。

    百姓学不来,告诉他们没有用。

    他们自己种大棚,额外增加收入,已经不错了。

    曾经的冬天可找不到多赚钱的法子,长安的百姓更吃不到黄瓜,只有皇室能吃到一点反季节蔬菜。

    在温泉旁边,或者修地暖的暖道,从没想过还有大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