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提前准备了木头板子。

    打了孔的木头板子铺好,用绳子绑牢固,队伍开始过。

    金城公主下车,千工拔步床一群人架起来往上运,准确地说是挪。

    索道上站着人,人不走,互相倒手,房子一样的床就这么被倒过去。

    其他的索道上倒货物,每个倒的人身上拴绳子,怕索道突然断掉。

    等货物先过去,在木板桥上又拉了一道绳索,其他的人套一个索套,索套上有卡环,挂在后拉的绳索上,走过去再摘下。

    金城公主不用别人扶,自己挂上挪,下面有水,水不多,看时间长了晕。

    “回来的时候,我们带上更好的绳索,修结实,方便以后往来。”

    站到这边的岸上,金城公主看看自己睡觉的宝宝,笑着与尺带珠丹说话。

    “不修铁索?看报纸上说,有铁索横桥。”尺带珠丹提到蒲津渡。

    -->>

    “太沉,两边还要用更重的东西压住铁索。一路带铁索过来,其他的东西就少带了。”

    金城公主比尺带珠丹聪明,从实际出发。

    等所有的队伍全部过来,天近正午。

    带回去当礼物的牦牛在低头吃草,它们会很辛苦,越往那边走天越热,得多喝水,还得淋水。

    至于羚羊、鹿、豹、各种野生禽类则没有活的,皮毛羽毛的倒是备了货,要到大唐交换。

    尺带珠丹自己有专门的东西,他不去直接卖,进贡,然后再拿价值更高的东西回来。

    金城公主带回去天珠,真正的化石天珠,加上她‘亲手’制做的氆氇。

    她一个人制做氆氇很费劲,基本上属于宫女帮忙。

    其他的她不需要,她带着孩子回去,就是最好的礼物。

    大唐不缺少这些东西,见到她活得开心,女婿对她好,便可。

    队伍略作休整,继续赶路,大家吃肉松面包,里面夹香肠,喝凉开水。

    金城公主奶完孩子,也吃饭,她都想把千工拔步床给扔在路上,不要了,赶路太费劲了。

    陪嫁的人、尺带珠丹的人、以及其他人,不同意。

    金城公主回娘家,得体面,现在的路不好走,坚持坚持,等到黄河岸边,那边的路就平坦多了。

    加入大唐籍贯的部族的人,没有事情做就修路。

    守着的将士们同样如此,不打仗,整天吃喝训练?不如干点力气活,当训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