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用指得是交换,百姓需要拿出更多的东西才行,不然就自己去那边换,路途遥远。

    走陆路不容易,走海路又没有船。

    附近的百姓愿意换食物,尤其是旁边有矿石的地方。

    他们把矿石背着去换,换一次得到的鱼干,比自己捕鱼多。

    并非住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就有吃不完的鱼,鱼又不会主动上岸让你吃。

    蓝宝在老丈人家的地方开盐场晒盐,三十艘大海船天天出去捕鱼。

    鱼拿回来就抹了盐晒成干,换给其他地方的人。

    背一百斤的铜矿石走六天一个来回到南田家换到的鱼肉,回去可以吃十几天。

    “蓝宝,那边的人怎么样?”码头当地负责人祁礼跟着吃抻面。

    别人去干活了,蓝宝吃得慢,他不干力气活,各有分工。

    二百羽林飞骑的营长江川倒是去帮忙,主要负责指挥。

    “和咱们大唐百姓一样,勤劳,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会拼命工作。

    所雇之人,给的待遇都高,允许他们把家人迁徙过来。

    这样有危险的时候,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也会拼命。

    那里的农耕设备不好,有的人还用石头当锄头刨地,刨个坑就放里种子。

    一般种麦子,水田不愿意种,需要翻耕,没有牲口和好犁。

    亩产比不上咱大唐的关中、河南道等地,他们非常愿意学习……”

    蓝宝吃几口停一停,介绍当地的情况。

    他把老丈人家附近的好海滩给围起来晒盐,不允许其他外来的人接近。

    海面上也安排小的船只巡逻,避免被人学去。

    他一边利用技术优势加工别人的原材料,一边卖鱼肉和卖盐。

    有倭国的商人雇佣人手搬运沿去内地,换取差价。

    南田家周围一片地方已经习惯使用兑换券来买卖东西,方便携带,又好议价、定价。

    在南田家附近的地方,更多的人聚集过来生活,在山里挖矿、锯鹿茸、采野蜂蜜、帮忙加工海产品等工作。

    老丈人家养了很多私军,却不攻打别人,只为了保护自己一方。

    那里的百姓比大唐的百姓生活艰难,但只要有一丝希望,便不会放弃。

    蓝宝的评价非常客观,对倭国百姓更多的是称赞。

    “这次好东西多?”祁礼看向码头上来回移动的轨道车。

    “多,主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