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边合适不?

    合适的话找李易谈,房子可以不要,马和绵羊怎么办?

    下午的时候,两个部族决定,去大唐,冬天这里太冷了,年年冻死人。

    通过小机器人找李易商议,最后达成协议,他们的粮食、马和羊,给大唐都护府,猎犬他们可以带过来。

    牲畜和粮食拿出多少,到洛阳为他们补上多少。

    绵羊不行,大唐的洛阳没有绵羊,可以给他们换成猪,或者折算为钱。

    他们到地方有现成的房子,为他们找工作,他们先轮换到医院检查身体,孩子送进学堂。

    每个人送价值二十缗的锅碗瓢盆及干活的工具,婴儿也算。

    两個部族满意,也不怕被骗,当天晚上开始收拾。

    第二天早上吃一顿好的,一部分人赶着马和绵羊往都护府去,要走上半个月,大部分粮食给他们带上,马和羊也吃,不节省。

    其他人等待大唐的飞艇过去接,大唐眼下只有九艘飞艇,到年底时能出来四十艘。

    飞艇飞到地方时天黑,老、幼、病、妇先上。

    落地时天亮,大家先检查身体,飞艇加上油又飞出去。

    如是七天,除了送马匹和羊的人,两个部族全部抵达。

    他们的房子和东西没烧,写了字和画了画,别人如果过去,看到后会知道他们到大唐了,东西后去的人随便用。

    “再有七天,到小雪节气。”

    看到人员安置妥当,大唐人口继续增加,李隆基吃着角瓜,即西葫芦馅的馅饼看外面的天。

    “下雪与否,皆无所谓。”

    李易不担心干旱问题,京兆府不会旱,河南府也不会。

    大不了继续打井,用汽油机或柴油机打,比较费轴承。

    他那时打井需要P6轴承,老国标叫D级轴承,庄子里没有,只有普通的。

    这玩意儿只能凑合着用,工业技术不行。

    即便最不好的李家庄子出产的轴承,扔到外面去,别人看到一样傻眼,造不了。

    “还是下的好,河东道需要。后突厥眼下还算安好?”

    李隆基喝一口胡辣汤,想起后突厥,又一年冬天到来。

    “轮换过去的人说没什么大的改变,未对外征战,休养生息,储备粮食。”

    李易了解过后突厥的情况,一年时间居然没打仗,干菜、风干肉、鱼干倒是疯狂攒着。

    估计这个冬天过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