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的大棚西瓜和西红柿。

    他们说明年要种很多棉花和哈密瓜,葡萄不晒成干。

    哦!又有新的信息,张孝嵩问有没有好的膏药,他腰疼,抻到了,

    先是昨晚疏解两个孀寡的心情,早上起来跟别人比叼羊时就抻了。没了。”

    附近的众臣面面相觑,那个谁来着的腰抻到了?

    “再送去些水果和蔬菜,张孝嵩给他几贴膏药,他更需要六味地黄丸。”

    李易分肉串,决定多给那边送去些那方面的补药,其实当地吃羊肉,很补。

    “怎可如此不晓礼数?臣弹劾张孝嵩废礼之举。”刘幽求出声。

    “人家没说啥,我认为是讲故事。之所以选二人,乃为避嫌,不然孤男寡女共度一晚,别人如何讲?”

    李易不同意,疏解心情,谈人生、说理想、讲故事。

    众人:“……”

    “今年当地所收棉花颇多,到来年,大唐各地百姓定能有一身棉布做的衣服。”

    李隆基说起那边的棉花,甭管什么品种的棉花,在当地都好生长。

    日照时间长,当地的瓜果才甜。

    大枣同样当地的好吃,又大又甜,降水量比别处少。

    “粗麻的衣服会逐渐淘汰,纺织技术提高,细麻穿在身上不觉得痒痒。

    孩子的尿布最好为纯棉,不伤身,另外还有卫生斤。

    但不可出现羊吃人和棉吃人的圈地运动,粮食为主,副食为辅。”

    李易跟着说,弹劾的事情就过去了,他不能同意,不然回头就有人弹劾他。

    刘幽求自己到近前夹了两个烤牡蛎回去吃,顺便瞪李易一眼。

    李易继续补牡蛎,丝毫不以为意,又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

    远的地方的人听不到这边说话,李隆基关了话筒,他们只能看影像,陛下与大臣相谈甚欢的样子。

    黄昏时大家吃完,各自回家。

    官职小的不能住在李家庄子,有人帮忙带上东西,家人还等着这顿晚饭呢!

    其他人则进庄子里的自己家,说一说大朝会和赐宴的内容,未来几天休息。

    西南地区,二十艘飞艇在夕阳中降落,下面的本地军队已经准备好火堆了,怕来的晚,好给点燃指路。

    电报提前发过来,军中的人都很高兴。

    飞艇反正都飞一次,不会空手来,带的东西白给自己,自己采集的东西算钱。

    本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