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给拦下来,让他们参加宴会,单独安排个位置。

    游艇上李易在看三十一个人的答卷,努力地寻找每一个人的亮点。

    他懂,三十一个人回家后抬不起头,压力很大。

    以前也是如此,故在长安想办法谋生一年接一年考科举的人有很多。

    实在不行了,就谋个出路,如管事宋德,他害怕回家后别人看他的目光。

    李易匆匆看一遍,放下卷子。

    李隆基扭头:“怎样?”

    “皆有可取之处,十二个人数学题挂的,十八个人医学挂的,剩下一个挂了五道时务策,俱是内政,他写了很多水利方面的内容。”

    李易决定帮这些人一把,挂得确实冤,但不能说题没出好,别人怎么就考上了?

    “写水利多不好?”李隆基伸手,李易递给他。

    他展开看,看着看着呵呵呵笑出声:“一个家住在沙漠旁边的人讲如何利用水利,哈哈哈哈……”

    这个人是西北的,家里附近就一条小河,还有两个水泡子,或者说是烂泥塘。

    到洛阳考试他看到河了,至少洛水就在眼前。

    “他那里适合种瓜、种姜、梭梭、枣树,估计他认为写那些太过简单。

    却不晓得越简单的东西对百姓生活越有帮助,行政哪有那么复杂。

    结果连挂五道,少挂一道就乙第了,他回家怎么说呀!”

    李易挺同情,所以求情,这话说出来,三十一个人就不用难过地回去了。

    “也罢,赐官。”李隆基也不想大喜的日子看三十一个人落魄离开。

    他不赐同进士出身,这在现在没有,他赐个官就行,哪怕九品呢。

    高力士用船上的喇叭喊:“祥瑞众纷,陛下圣恩,流云变幻,江河存痕,学究有限,志向无垠……赐未及第考生从九品下……”

    李易在旁边跟着喊:“谢陛下圣恩,千秋一帝,万世犹崇。”

    其他人跟着喊,三十一个人喊得最真心。

    换成宋朝,赐同进士出身,低人好几等,大唐无所谓,只要让我当官就行。

    那些个干谒的人都是这个意思,就是有的人不知足,如杜甫,有的人浪费机会,像孟浩然,有的人情商低,李白。

    李白就在船上,不远的地方看着,他考得不错,王维几个在旁边陪着,他们喜欢一起作诗。

    “竟厉害如斯!”李白再次懂得李易的地位,没考上的人,他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