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寒门崛起 >
    
小道?

    你至于嘛,为了堵我后路,把宴席上跃跃欲试的大人们都给贬了一顿。

    朱平安不由笑了。

    果然,周围几个听到王姓官员这一句话的人,不由黑了脸,不过他们几个都是相熟了的,知道王姓官员这句话是为了激将、堵住朱平安的退路,听到了也就当没听到了。

    王姓官员后知后觉自己说错话了,忙向周围人小声解释了两句,然后在心里给朱平安又重重的记上了一账,把这一错误怪在了朱平安身上。

    可恶

    故意引我说错话,我一定要在今日诗词上压朱平安一头,好好出口气不行。

    王姓官员默默的瞥了朱平安一眼,像一条眼镜蛇一样。

    额?

    怪我咯?!

    朱平安注意到王姓官员怨恨的眼神,一阵无语凝噎汇成一句话:我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诗会确定,开始准备。

    本着奇文共赏之的原则,裕王府的下人将一个三米长两米宽的屏风抬进了凉棚,放置在了宴席中央,屏风上覆盖着雪白如脂的宣纸,屏风两侧摆了两个桌子,桌上各放置了文房四宝。

    人们可以将自己的佳作,挥毫泼墨在屏风上的宣纸上,展之于众,方便众人欣赏。

    既能展示书法,又可展示佳作,一举两得。

    布置完后,裕王又让人去他的书房将嘉靖帝赏赐给他的两块歙砚取来,放在了面前的桌上。

    “俗话说宝剑赠英雄,孤幸得父皇御赐翕砚两块,以赠今日之佳作。”

    裕王朗声说道,将御赐的两块歙砚当做了彩头,赐予本场诗会最佳的两篇大作。

    看到裕王桌前的两块翕砚,众人眼睛都热了,就跟将军看到绝世宝剑一样。

    一块好的砚台之于文人,作用丝毫不亚于绝世宝剑之于将军。

    歙砚所用歙石产自婺源与歙县交界的龙尾山下溪涧,又称龙尾砚,龙尾溪的歙石都是经过5-10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歙石花纹结构古朴突出,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用这种歙石做成的翕砚,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蘸墨挥毫,下笔如有神助,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

    南唐后主李煜赞“歙砚甲天下”;苏东坡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言:“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

    翕砚是砚台中的珍品,素有一砚千金之说,而裕王桌前的这两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