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张懋给出评价,谢迁坚决地道:“就算有再大的麻烦,也先等之厚领兵到了南直隶再说……南京城现在已乱成一锅粥,陛下不问朝事,有宵小趁机兴风作浪,我宁可留在京城图个耳根清静,也不想牵扯地方纷争。”
张懋微微叹息:“看来于乔终归未放下心结。”
谢迁抬头瞄了张懋一眼,以前他跟张懋相处时多半处于弱势一方,因为二人从未有利益争夺,张懋乃四朝元老加勋贵之首,年老持重,稳压谢迁一头。
但现在情况却不同,张懋因为继承人问题,求上门来,导致张懋说话时明显软弱许多,谢迁反倒占据上风。
谢迁道:“若他觉得北方兵不习南方气候和环境,自会主动跟陛下提请,我自不会袖手旁观……但问题是他自己都没提,不过是一群人在背后嚼舌根,如此我还要拉下脸帮他不成?有麻烦,让他自己去说,实在不成可以找陛下解决,我等根本没必要插手!”
张懋听到这里,顿时明白谢迁想抽身事外。
张懋心道:“于乔好不容易将之厚打发出京,或许他想的是找人接替之厚的兵部尚书之位,或是让之厚以勋贵之身进都督府而放弃文职,怎会诚心实意帮忙?看来跟他说这些,纯属徒劳。”
……
……
以前张懋不想多理会有关沈溪之事,不过在对鞑靼之战后,朝中文臣武将的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张懋已感受到来自沈溪的巨大压力,同时他发现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大不如前,想早些把继承人问题解决。
张懋知道张仑在朝中没有丁点儿声望,为了使英国公这爵位不被皇帝算计,只能从沈身上溪入手,试着拉拢沈溪。
之前张懋对沈溪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他的孙子在沈溪麾下当差,他在京城必须要有所表现,为江南战事奔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让张仑成为沈溪的“助手”,以此奠定其在五军都督府的威望。
“陛下喜欢提拔任用年轻人,这样就给了尧臣上位的机会,若是之厚对尧臣多有器重的话,陛下对尧臣也会多几分欣赏,那时我张家人仍旧可以在五军都督府内占独树一帜,否则……唉!”
回去的马车上,张懋反复揣摩,他发现情况有些严峻,当今皇帝跟他的关系并不融洽,若是他死了,英国公这爵位很可能成为朝中不显山不露水的鸡肋存在,张仑难以扛起他留下的政治遗产。
“之厚这几年在朝中的确没争什么,但以后什么样子没人知晓。”
张懋微微叹息:“看来于乔终归未放下心结。”
谢迁抬头瞄了张懋一眼,以前他跟张懋相处时多半处于弱势一方,因为二人从未有利益争夺,张懋乃四朝元老加勋贵之首,年老持重,稳压谢迁一头。
但现在情况却不同,张懋因为继承人问题,求上门来,导致张懋说话时明显软弱许多,谢迁反倒占据上风。
谢迁道:“若他觉得北方兵不习南方气候和环境,自会主动跟陛下提请,我自不会袖手旁观……但问题是他自己都没提,不过是一群人在背后嚼舌根,如此我还要拉下脸帮他不成?有麻烦,让他自己去说,实在不成可以找陛下解决,我等根本没必要插手!”
张懋听到这里,顿时明白谢迁想抽身事外。
张懋心道:“于乔好不容易将之厚打发出京,或许他想的是找人接替之厚的兵部尚书之位,或是让之厚以勋贵之身进都督府而放弃文职,怎会诚心实意帮忙?看来跟他说这些,纯属徒劳。”
……
……
以前张懋不想多理会有关沈溪之事,不过在对鞑靼之战后,朝中文臣武将的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张懋已感受到来自沈溪的巨大压力,同时他发现自己身体和精神状态大不如前,想早些把继承人问题解决。
张懋知道张仑在朝中没有丁点儿声望,为了使英国公这爵位不被皇帝算计,只能从沈身上溪入手,试着拉拢沈溪。
之前张懋对沈溪处于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他的孙子在沈溪麾下当差,他在京城必须要有所表现,为江南战事奔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让张仑成为沈溪的“助手”,以此奠定其在五军都督府的威望。
“陛下喜欢提拔任用年轻人,这样就给了尧臣上位的机会,若是之厚对尧臣多有器重的话,陛下对尧臣也会多几分欣赏,那时我张家人仍旧可以在五军都督府内占独树一帜,否则……唉!”
回去的马车上,张懋反复揣摩,他发现情况有些严峻,当今皇帝跟他的关系并不融洽,若是他死了,英国公这爵位很可能成为朝中不显山不露水的鸡肋存在,张仑难以扛起他留下的政治遗产。
“之厚这几年在朝中的确没争什么,但以后什么样子没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