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光辉太盛啊!

    想了想,佩顿放弃传统侦探,主要刻画故事,侦探这个角色也可以去掉,读者才是真正的侦探。

    有过计较,佩顿开始下笔。

    悬疑推理一定要足够惊艳,凶手让读者猜不到,让他们感觉到足够的反转,足够的烧脑,直到最后的那一刻,解密出来,给以最大的震撼。

    前面绝对不留下丝毫的破绽,达到完美犯罪的形态,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足够惊艳。

    很快,佩顿开始自己的几个前提设定。

    当然只是前提的设定,随着故事的逐步推进,之后的种种设定逐步增添,包括其中的每一个人的形象、语言,一切逐渐丰满起来。

    随着设定开始完满起来,开始编写大纲,填补内容,推动故事的合理发展,让故事变得紧凑,经得起推敲。

    故事前提设定为密室杀人。

    这个设定很古老,一度被写烂,但是富有仪式感,推理犯罪的现场,与密室往往更配。

    制造密室:一场连绵不断的暴雨,十个人相继被困在旅店。

    想了想,佩顿开始设定自己的第一个人物——教授老者。

    教授,画龙点睛,增加的内涵,智慧的象征。

    智慧、神秘、少言,但是语出惊人,这几个标签暂时被贴到教授的身上。

    有时候,他的有一句话就可以让很多人对这个故事有更多的联想,写作者最喜欢的,就是各种读者脑补。

    教授角色可以通过动作指引、语言,让读者有更多的脑补。

    而且这几年魔幻题材很火热,其中的先知乃至是贤者,都是人气角色。

    在这些贤者口中,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贤者的名言被反复的引用,这里佩顿也打算借鉴一下,也算是提升格调。

    同时教授这个角色这也是作者的化身,通过这个人物将节奏顺利的控制在手上。

    综合考虑,佩顿有意增添了这样一个角色。

    然后开始制造第一个最明确的凶手——一个杀人犯,这个杀了人的犯人被一个警察押送前往剑狱,结果因为沿途的暴雨,从而不得不困在旅店。

    故事的开始——杀人犯挣脱了束缚,紧接着大家发现第一个死者。

    想了想,佩顿打算将这死者设定成为一个富二代。

    为钱杀人。

    在众人的推断中,杀人犯逃跑,在这之前,想要得到一笔路费,于是杀了富二代,方便跑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