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太合算了,由于目前新华仅仅战俘就拥有近百万之多,这些人白养着总不可能,所以不如让他们为新华建设添砖加瓦。

    不过李默这种忽然从狂热造船业转向航空的跃进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很多人认为现在飞机打仗还行,但用于民用运输还太早了,原因就在于飞机的运输能力还不足,比如这架从鲲鹏轰炸机改进来的信天翁运输机,一次只能运输一吨物资,或者12位乘客,这点运输量和铁路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所以并不值得花巨资兴建机场设施。

    但这次他再次力排众议,道理也很简单,新的四发远程轰炸机目前已经进入了样机试验阶段,按照进度最晚明年中旬就可以交付首批,加上战争促进了技术爆发,更大马力发动机也已经处于了临界点上,一旦技术成熟,运载数吨或者几十人的飞机很快就会出现,所以还不如趁着现在借战争机会放开手来干,免得战后国家经济恢复期里加重负担。

    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只有总参才知道的深层原因,那就是新华国土疆域实在是太广阔了,要想能够快速处理突发情况,速度更快的航空能力将至关重要。

    可问题是,兴奋中的李大皇帝还不知道德国已经盯上了新华,不想再让他安安稳稳借战争名义舒服过小日子了,要是大军真的进入欧洲泥潭,恐怕类似这种靠战争预算搞国内建设的小伎俩就必须全部收回,要不然国家财政真会陷入破产。

    试验场西边的炮火实验区内,看着士兵们将一根根火箭弹塞入发射管,李默兴奋地真想自己过去亲自试验。

    喀秋莎啊!

    这种新式的20管火箭炮可是他和陆军督促的重点项目之一,一想到铺天盖地的火箭弹向敌人头上砸去,瞬间将几万平方公里地区淹没在火海里,李大皇帝心里就像塞进了几只猫一样。

    所以他听说开春后要试验多管火箭炮,百忙中还是抽时间来到了这里,连身后驶来的吉普车都没注意到。

    随着一声发射命令,10辆火箭发射车陡然窜出了长长地尾焰,一枚枚火箭弹如受惊的蜂巢般迅猛窜出,仅仅半分钟后,200枚火箭弹就窜出了发射管,眨眼间远处用石灰划出的区域便成了一片火海。

    如此威猛的火力,让走下车的唐绍仪和李恩富也直了眼睛,甚至忘记了来这里的事情,走到身边指着多管火箭炮问道:“皇上,这是......。”

    “20管120毫米火箭炮,发射速度每秒钟一枚,射程12000米,杀伤范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