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孙传芳和萧耀南的主张是正确的,可此时的吴佩孚已经被愤怒冲昏头脑听不下去。”
“而萧耀南手下的几个师长,如寇英杰因为支持吴佩孚,反倒架空了萧耀南。”
“于是吴佩孚就接管了萧耀南的兵权,又在湖北东山再起。”
“1926年初,吴佩孚挥师北上,接连拿下河南、直隶南部。”
“吴佩孚为了笼络人心,任命寇英杰为河南督军,齐谢元为直隶督军。”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吴佩孚的性格不怎么样,但他在恩赏这方面也是真不含糊,从来不亏待小弟。”
“就在吴佩孚从南面杀过来,张作霖和阎锡山也厉兵秣马的同时,日本决定插手中国内政。”
刘彻:有什么样的主帅就有什么样的将领,不管是吴佩孚还是萧耀南,都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他是不能理解吴佩孚的大局观,刚刚和张作霖打完仗,转头就要和张作霖一起去对付冯玉祥。
哪怕再怎么和冯玉祥有恩怨,也不能不顾及大局,四面出击消耗实力。
刚刚经历了一番大战,最要紧的便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立马开启下一场战争,这没人能受得了。
和不理智的吴佩孚相比,他对吴佩孚原先的部下萧耀南感到可笑。
收留原先的主帅在他看来,实在是极其愚蠢的决定。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收留了吴佩孚,他萧耀南又该如何自处。
令他更加无语的是,还给吴佩孚机会,让其担任联盟军的最高统帅。
虽然是名义上的,但也是个人声望的一种象征。
一连串愚蠢的决定,以至于最后被属下架空兵权,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1926年3月,日本海军掩护奉军舰队进攻大沽口。”
“冯玉祥一看这架势,起先还打算死磕到底。”
“为此,冯玉祥派人在天津海域布设水雷,并一度与日本军舰炮战,这便是大沽口事件。”
“但是很快,冯玉祥发现自己打不过中外势力联合上阵,这谁受得了。”
“为了避敌锋芒,冯玉祥主动下野,跑去苏联求援助去了。”
“冯玉祥走后,他的心腹大将鹿钟麟接过临时指挥权。”
“鹿钟麟这个人很滑头,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首先释放了软禁中的曹锟。”
“声言愿意重新立其麾下,想通过曹锟与吴佩孚冰释前嫌。
“而萧耀南手下的几个师长,如寇英杰因为支持吴佩孚,反倒架空了萧耀南。”
“于是吴佩孚就接管了萧耀南的兵权,又在湖北东山再起。”
“1926年初,吴佩孚挥师北上,接连拿下河南、直隶南部。”
“吴佩孚为了笼络人心,任命寇英杰为河南督军,齐谢元为直隶督军。”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吴佩孚的性格不怎么样,但他在恩赏这方面也是真不含糊,从来不亏待小弟。”
“就在吴佩孚从南面杀过来,张作霖和阎锡山也厉兵秣马的同时,日本决定插手中国内政。”
刘彻:有什么样的主帅就有什么样的将领,不管是吴佩孚还是萧耀南,都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他是不能理解吴佩孚的大局观,刚刚和张作霖打完仗,转头就要和张作霖一起去对付冯玉祥。
哪怕再怎么和冯玉祥有恩怨,也不能不顾及大局,四面出击消耗实力。
刚刚经历了一番大战,最要紧的便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立马开启下一场战争,这没人能受得了。
和不理智的吴佩孚相比,他对吴佩孚原先的部下萧耀南感到可笑。
收留原先的主帅在他看来,实在是极其愚蠢的决定。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收留了吴佩孚,他萧耀南又该如何自处。
令他更加无语的是,还给吴佩孚机会,让其担任联盟军的最高统帅。
虽然是名义上的,但也是个人声望的一种象征。
一连串愚蠢的决定,以至于最后被属下架空兵权,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
“1926年3月,日本海军掩护奉军舰队进攻大沽口。”
“冯玉祥一看这架势,起先还打算死磕到底。”
“为此,冯玉祥派人在天津海域布设水雷,并一度与日本军舰炮战,这便是大沽口事件。”
“但是很快,冯玉祥发现自己打不过中外势力联合上阵,这谁受得了。”
“为了避敌锋芒,冯玉祥主动下野,跑去苏联求援助去了。”
“冯玉祥走后,他的心腹大将鹿钟麟接过临时指挥权。”
“鹿钟麟这个人很滑头,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首先释放了软禁中的曹锟。”
“声言愿意重新立其麾下,想通过曹锟与吴佩孚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