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后照样颁行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当徐光启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的显赫身份去世时,因为家中没有钱而被迫请求朝廷的抚恤。

    这在明末那个贪污腐败的时代,为官清廉的徐光启无疑是一个另类。

    这一点,尤为让他敬佩,能做到这一点的在明末凤毛麟角。

    “徐光启以渊博的中西天文学知识,取长补短,互相参照,突破了传统的范围。”

    “使历法的科学性达到了新的高度,向近代天文学和数学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徐光启一生著述很多,除翻译以外,他还有很多自己关于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

    “不过徐光启用心尽力的,还是对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

    “徐光启先后花费了几十年的工夫,收集材料,分析研究,写出了一部被后人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农政全书》。”

    “此书较之其它农书,最突出的特色是农政,也是此书之所以命名为《农政全书》的原因。”

    “这部书从垦田、种植、农事、水利、农器制造、树艺、牧养,一直讲到除虫、荒政,是一部真正的农业方面的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大量吸收了我国历代农学著作资料,同时又有徐光启自己的著述。”

    “对相关资料不只是抄录,每篇后面都有他自己的见解、评论或实际验证。”

    “徐光启自己新增加的部分,都是他长期观察研究和亲身试验后撰写的,书中那些专题论述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生物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我国科学史上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1633年12月,徐光启在北京的寓所里病逝,终年71岁。”

    张之洞:抛开做官来说,徐光启本质上就是个科学天才。

    19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42岁中进士,徐光启前前后后为科举忙乎了太长时间。

    但是,漫长的赶考岁月、繁忙的行政工作,都没有影响到徐光启的科研事业。

    《农政全书》如期出版,而徐光启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应该说,这得益于徐光启的童年以及他的传教士朋友。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徐光启,从小就尝过耕织的辛劳。

    徐光启经常下地帮助父亲做农活,还向别的老农学技术,给棉花结顶打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