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在东汉末年乱世,张仲景舍弃功名,历经万千磨难,写就《伤寒杂病论》。

    这本活人书拯救无数百姓性命,甚至可以说拯救了中华医学文明。

    《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共分十六卷,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把中医的临床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后世的医者更加将其中的三百多个药方称为经方,这些经方也从此成为医家用药的标准。

    张仲景坐堂行医,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患者,遇到了各种疑难杂症。

    在为病人医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大量采集民间药方,进行认真研究探索,医术也更为精湛。

    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诊断实例,提出了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信息和症状,通过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可做到精准治疗,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成为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伤寒杂病论》这部医术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

    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高尚的医德和在医学上的贡献,使他在医学史上享有殊荣。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实至名归,理应受万世敬仰。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

    “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五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

    “一些郡城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

    “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

    “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为瘟疫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占十分之七。”

    “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和病人相谈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

    “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

    “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

    “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