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到偏远之地。

    但他身上所彰显出来的杀身以成仁的豪迈进取胸怀,是他对孔孟之道的执着追求。

    柳宗元把弘扬儒家之道作为官员的职责,认为守官与守道应合二为一,如此方能达到为官的目的。

    既然为官要行道,那么为文则要明道,因此他提出了文以明道观。

    当时文坛上仍以靡丽雕琢的骈文为主,为了恢复先秦两汉时期的古文传统,将作文的重心从辞藻方面重新转回到思想层面。

    他和韩愈发起了古文运动,使得唐代文风至此焕然一新。

    他强调文章当以明道为要义,主张文章应加强思想性,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发挥其社会政教作用。

    文饰繁琐,一味地讲究辞采华美则碍于道的传达。

    大力推广儒道,整个社会富庶承平,才能实现明道济世的理想。

    在当时官比民大、官役百姓的背景下,柳宗元能发出如此大胆的正确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

    他提出了民以税雇官,而不是官役民的设想。

    因为在他看来,地方官员不从事生产劳动,都是靠百姓支撑着他们的衣食住行。

    既然如此,百姓把十分之一的收入作为赋税,那么官吏就是百姓所雇佣的对象,理所应当为百姓服务。

    这种超时代性的民本思想,是柳宗元一生都在追求的大中思想的核心。

    这种体贴民众,注重百姓价值的民本思想是柳宗元早期勇儒型人格建构的重要一环。

    “王叔文随即被贬为渝州司户,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

    “到了十一月,柳宗元在赶往邵州途中接到命令,被进一步贬为永州司马。”

    “唐永贞元年冬,柳宗元携母亲寄居于永州龙兴寺中。”

    “次年,唐宪宗李纯改元元和并宣布大赦,但下诏宣布柳宗元等八人在恩赦范围内仍不得升迁。”

    “同年,柳宗元的母亲病故,王叔文被朝廷处死,反对革新的人士污蔑柳宗元为怪民。”

    “同时,永州在这段时间里频繁发生火灾。”

    “五年内,柳宗元的住所四次受到火灾波及,有一次他在慌乱中逃出才得以保命。”

    “长期严酷的政治迫害使柳宗元痛苦、忧郁,身体也迅速衰弱。”

    “但这种生活也让他更加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的痛苦与感情,深刻认识到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以及权贵们的丑恶面貌。”

    “在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